特朗普關稅戰的荒誕起源與必然敗局
一、虛構專家撐起的貿易戰:一場基于字母游戲的決策鬧劇
2025年4月9日,美國MSNBC電視臺曝光了特朗普關稅政策背后的荒誕真相:這場波及全球的貿易戰,竟源于一本虛構書籍和一位不存在的經濟學家。
2016年特朗普競選期間,其女婿賈里德·庫什納為物色經濟顧問,竟在亞馬遜網站搜索書籍封面。一本名為《致命中國》(Death by China)的書籍吸引了他,作者是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教授彼得·納瓦羅。這位極右翼學者在書中反復引用"權威經濟學家"羅恩·瓦拉(Ron Vara)的觀點,聲稱"中國通過不公平貿易掠奪美國財富,唯有關稅能挽救美國"。然而調查發現,Ron Vara實為Navarro姓氏字母重組(Navarro→Ron Vara)的虛構人物,其經濟學理論不過是納瓦羅的自說自話。
這種決策邏輯的荒誕性,堪比用占星術制定貨幣政策。特朗普政府卻將虛構人物的"建議"奉為圭臬,2018年對華加征關稅后,美國企業及消費者承擔了超過1300億美元的額外成本,而2025年新關稅更導致道瓊斯指數兩日暴跌3800點,市值蒸發6萬億美元。
二、《致命中國》的"魔幻現實主義":一本反華手冊的真相
納瓦羅的《致命中國》堪稱貿易保護主義的"圣經",其核心觀點包括:
1. 中國通過操縱匯率、竊取技術、壓榨勞工等手段系統性摧毀美國制造業,書中宣稱:"中國工廠的每臺機器都沾著美國工人的血淚";
2. 關稅是解決貿易逆差的唯一手段,作者斷言:"每1%的關稅增幅能讓美國制造業崗位增加5萬個";
3. 中美經濟戰不可避免,書中警告:"若不立即對中國實施全面封鎖,美國將在十年內淪為第三世界國家"。
然而這些論斷與事實嚴重背離。數據顯示,2018-2022年美國對華征稅商品進口下降25%,但非征稅商品進口激增42%,2022年雙邊貿易額達69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美國對華逆差反增100億美元。正如《華盛頓郵報》諷刺:"關稅就像用吸管喝海水解渴——喝得越多,越加速死亡"。
三、歷史輪回:從斯姆特-霍利法案到特朗普的"自殺式沖鋒"
1930年《斯姆特-霍利關稅法》將2萬種商品關稅提升至59%,導致全球貿易量暴跌66%,直接引發大蕭條。如今特朗普的政策堪稱其翻版:對60多國超萬億美元商品征稅,越南等國稅率高達46%。但與1930年代美國占全球制造業31%的產能不同,如今美國制造業占比僅16%,空心化嚴重。
典型案例是富士康威斯康星州工廠:特朗普政府給出40億美元稅收優惠吸引投資,卻因人力成本高、產業配套差,最終僅創造1500個崗位,項目規模縮水80%。這證明美國已失去中低端制造業生存土壤,強推"制造業回歸"如同在沙漠種植水稻。
四、三重絞殺:特朗普關稅戰的必然結局
1. 經濟反噬加速
美國財政部現金儲備僅3000億美元,關稅成為"救命稻草",但104%對華關稅將推高通脹至7%以上,重現"拜登通脹"危機;
精準打擊中國汽車零部件出口(2024年對美出口101億美元)將導致中西部藍領失業潮,動搖特朗普基本盤。
2. 全球圍剿成形
歐盟、日韓等傳統盟友集體反制,中日韓重啟經貿部長會議,中歐加速新能源合作。美國關稅戰客觀上促成"反美統一戰線";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口占比從21%升至35%,中國對美出口依賴度降至12%,貿易韌性遠超預期。
3. 美元霸權瓦解
中國連續三月拋售美債購黃金,200噸金條經香港運抵北京。沙特用人民幣結算石油,金磚國家本幣結算體系48小時內吸引23國加入;
美元流通依賴"貿易逆差輸出-金融賬戶回流"循環,強推貿易平衡將導致美元信用崩塌,最終重演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
五、歷史的判決:一場注定失敗的豪賭
當特斯拉CEO馬斯克怒斥納瓦羅"比磚頭還蠢",當美國農場主因對華出口暴跌而倒掉滯銷玉米,當華爾街用6萬億美元市值蒸發投票抗議,這場基于虛構與偏執的關稅戰已提前宣告失敗。正如1930年《斯姆特-霍利法案》埋葬了胡佛的政治生命,2025年的關稅狂潮終將把特朗普推入歷史堆。唯一懸念是:在美元霸權棺材釘上最后一顆釘子前,世界還要為這場鬧劇付出多少代價?
垃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