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由中國中醫藥報社主辦的“中藥院內制劑創新與成果轉化交流會(南陽)”在南陽市中醫院獨山院區舉辦。來自重慶、湖南、江蘇、四川、新疆、安徽、河南的中醫院代表進行了深度交流探討。
此次交流會以“中藥高質量發展,推進醫院制劑研發和成果轉化”為主題,旨在加快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搭建產學研深度融合的高端交流平臺,增進中醫藥產業合作,推動中藥制劑規范量產、推廣增效,更好地服務患者、服務社會,進一步促進中醫藥事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河南中醫藥強省建設。
院內制劑作為中醫藥產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醫藥特色的體現,也是新藥創制的基礎,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近年來,國家相關部委以及各省市陸續出臺了大量支持中藥院內制劑發展的政策,鼓勵醫療機構中藥制劑的調劑共享、向中藥新藥轉化,需要有專業的機構為醫療機構提供從制劑備案、委托加工、調劑流通到新藥轉化等全鏈條的精準服務。
交流會上,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學科帶頭人、博士生導師劉淑芝結合政策、研發實例等,從中藥制劑特點、院內制劑與中藥新藥的關系、中藥新藥設計與研發現狀分析、院內制劑向新藥轉化實例等方面,講述新藥轉化的關鍵步驟。
目前,南陽有南陽市中醫院等5家醫院保留有院內制劑、共計93種,并建成全劑型中藥制劑中心,涵蓋研發、生產、運營等,開展制劑備案、調劑服務等。河南省中藥備案制劑科研成果轉化平臺和南陽區域制劑中心已經揭牌,為院內制劑的研發、生產和推廣提供了有力支撐。
南陽市中醫院依托國家中醫骨傷區域醫療中心的建設成果,融合南陽市中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的技術優勢,聚焦骨傷、心腦血管、腫瘤等重點領域開展制劑研發,通過運營部與中藥院內制劑服務平臺的合作,激活了院內制劑的發展潛力,探索出一條“以醫帶產、以產促研、以研興醫”的中醫藥現代化發展道路。這一創新模式為全國中醫院制劑轉型提供了可借鑒的“南陽樣本”,更為仲景文化的傳承創新注入了全新動能。該院41個品種制劑經河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注冊,涉及治療心腦血管、腎病、肝病、糖尿病、腫瘤、兒科疾病等。
南陽獨特的生態環境孕育了豐富的中藥材資源,第四次全國中藥材資源普查有970種,目前有道地中藥材30余種,全市規模化種植中藥材品種83個,種植面積166萬畝,尤其是以南陽艾、山茱萸等為代表的“八大宛藥”享譽全國。
“河南省中藥備案制劑科研成果轉化平臺落戶醫圣故里南陽,能夠加速院內制劑申報、審批、備案以及醫聯體內相互調劑使用,為院內制劑的研發、生產和推廣提供了有力支撐,對促進河南省院內制劑的發展必將起到重要作用。”南陽市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崔松濤表示。(文 王小軍 蘇偉)
來源:國際在線
征集:如您在開辦企業、企業注銷、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不動產登記、用電報裝、用氣報裝、用水報裝、繳納稅費、惠企政策、知識產權、金融服務、人才服務、監管執法服務、政府采購、招標投票等營商過程中遇到煩心事、堵心事,請留言。
昨日閱讀榜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對轉載、分享的內容、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供微友參考!分享此文出于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著作權人發現本公眾號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及時留言通知我們,本公眾號將及時刪文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