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俄羅斯國防部當地時間4月8日消息:
自2024年8月6日烏軍入侵庫爾斯克以來,截至當日,俄軍在庫爾斯克方向共計打死打傷72760名烏軍。
過去24小時內,俄軍在庫爾斯克方向打死打傷超過290名烏軍,順帶摧毀了1輛坦克、3輛裝甲運輸車、4輛裝甲戰車、7輛汽車、2門迫擊炮和4個無人機控制點。
過去24小時內,俄軍在特別行動區打死打傷1265名烏軍。
俄烏前線陣地變動圖切到庫爾斯克方向。
當地時間4月8日,俄軍在庫爾斯克邊境處新增2處陣地,總面積為8.3平方千米,截至目前為止,烏占庫爾斯克陣地僅剩最后十幾平方千米。
俄烏前線陣地變動圖切到紅利曼方向。
當地時間4月8日,俄軍在紅利曼北側新增2處陣地,總面積為15.72平方千米,近段時間以來,俄軍在該方向推進速度極快。
俄烏前線陣地變動圖切到托列茨克方向。
當地時間4月8日,俄軍在托列茨克市中心新增1處陣地,面積為1平方千米,主要地形為小樹林。
俄軍另外在包括紅軍村在內其他多個方向有新的進展,由于數量實在眾多,這里就不一一詳細解讀了。
近日,澤連斯基終于在基輔盼來了來自英國和法國的總參謀長,盡管不是3月宣傳攻勢中的英國首相斯塔默以及法國總統馬克龍親臨現場,但是在澤連斯基看來,烏克蘭無疑再次贏麻了。
過去接近3個月的時間里,歐洲國家一直都重復著兩件事情事情,那就是在關于“是否需要向烏克蘭派兵或是維和部隊”問題上,要么在開會中不斷拖延,要么在拖延中不斷開會。
眾所周知,歐洲30多國家開了接近3個月的會,結果只有英國和法國兩個國家在口頭上支持向烏克蘭進行派兵,馬克龍還識趣的將這種結果稱之為“自愿聯盟”,純自愿的那種。
按照正常的外交流程,如果近日到訪基輔的是英國首相斯塔默以及法國總統馬克龍,那么說明了英國和法國在“是否需要向烏克蘭派兵或是維和部隊”上,出現了極為重大的進展。
然而問題就出在這里,近日來自英國和法國的總參謀長,他們到底在基輔有沒有談妥英法向烏克蘭派兵?
近日,當澤連斯基向全世界宣稱已與法英就所謂"維和部隊"進駐烏克蘭達成實質協議時,尷尬一幕發生了,英國首相斯塔默卻露出驚訝表情,表示對駐軍時間、地點及人員安排毫不知情。
英國首相斯塔默表示,截至目前為止,英國完全無法給出“自愿聯盟”可能進駐烏克蘭的時間表,并且他還拒絕透露英國未來將會派遣部隊的具體規模。
當然,斯塔默再次重申:“目前英國高級國防官員正在與烏方進行緊密協商,研究駐軍形式和部署地點。顯然現在有多種方案在討論中,因為具體協議尚未成型。”
澤連斯基這邊已經在慶祝英國和法國所謂的“維和部隊”,將會成為首批進駐烏克蘭的外國部隊,英國這邊還卡在“開會-拖延-開會-拖延”的循環中尚未出來,這種提前慶祝實屬是尷尬至極。
別看英國首相在“是否需要向烏克蘭派兵或是維和部隊”問題上放出了不少狠話,但是英國軍方和英國財政并不買賬。
正如大家所知,英國軍方此前已公開批評斯塔默向烏克蘭派遣駐軍的計劃,稱整場鬧劇是"荒誕劇場",根本原因在于英國既無足夠軍力,也缺乏財政支持這類行動。
澤連斯基上述這種滑稽的行為,只能說明兩個問題,第一個是烏克蘭的兵源存在了極大問題,已經到了不得不依靠外國軍隊才能維持基本戰斗的底部,第二個則是西方國家挺能開會的。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歐洲若是沒有來自美國的明確支持,即使是英國和法國,也不會貿然向烏克蘭進行派兵,澤連斯基有自己的小算盤,難道英國和法國就沒有自己的小算盤?
澤連斯基有時間提前開香檳,要不還是先想想怎么打好蘇梅保衛戰,每天仗打得這么爛,不知道哪來的臉成天到處找人要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