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匯聚力量
真情共筑希望
紅色基因 薪火相傳
教育大計
沒有一個局外人
4月9日,在邛崍市教育局的精心組織下,“心系老區紅領巾 搭建共育連心橋” 公益活動在邛崍市西橋學校溫情啟幕。市教育局、市檢察院、市民政局、團市委、市婦聯、市關工委、臨邛街道辦、市新聯會、西江村、盤陀村、紅旗村等單位領導,以及邛崍市皓瑞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等愛心企業紛紛到場,為鄉村教育事業添磚加瓦,讓愛與希望在校園中綻放光芒。
開幕式上,邛崍市西橋學校校長黃菲熱情致歡迎辭。活力籃球操《球舞紅心》精彩上演,展現西橋學子蓬勃活力與青春朝氣。
在教育故事分享環節,黃菲校長以《我要改變》(附文章結尾)為題,深情講述了自己在西橋學校的教育故事,彰顯教育工作者對教育事業的熱愛與執著。
捐贈活動前,愛心企業代表邛崍市皓瑞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皓瑞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邛崍市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邛崍市新聯會副會長羅皓先生講述了他父親羅平老師當年背著他在西橋學校上課的感人故事,表示今天回到“夢開始的地方”更是在續寫新的故事。今后,將積極投身公益事業,尤其希望為偏遠山區的學子們奉獻愛心、傳遞溫暖,共同為孩子們搭建健康成長的溫暖橋梁!
捐贈儀式上,愛心單位慷慨解囊,捐贈文體器材、辦公設備、公益課程。這些物資不僅是硬件上的支持,更是一份份飽含深情的關愛。我們期待,今天的操場會因為這份愛心而充滿歡聲笑語;明天的校園會因體育的滋養而綻放更多燦爛的笑臉。
學生代表李思雨上臺發言,質樸的話語傳遞著內心的喜悅與感動,表達了對愛心人士的真摯感恩。
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湯銀君代表教育局,為西江村書記陳建、盤陀村書記王訓才、紅旗村書記楊帥頒發校外輔導員聘書。并在總結講話中充分肯定了此次公益活動的成果。他表示,今天捐贈的不僅僅是體育器材,更是一份愛的火種和責任擔當。呼吁社會各界,要一如既往關注和支持教育事業,持續為孩子們的成長撐起廣闊藍天。希望校長和老師們,“小校長”也有大情懷,“小老師” 也有大作為,鄉村小規模學校同樣可以小而美、小而精、小而強、小而優;同時,他也鼓勵孩子們,小朋友也有大夢想,山溝溝里也能飛出金鳳凰!英雄不問出處,夢想不分城鄉,要勇敢追逐夢想。
我們深信,此次活動搭建的“連心橋”,將凝聚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強大合力,連通城鄉教育的均衡發展,鏈接孩子們通往星辰大海的康莊大道!
今天播撒的每一顆愛心種子
都將長成參天的大樹
每一份教育的善舉
都會在時光里
綻放耀眼的光芒
讓我們攜手并肩
呵護每一個孩子
在邛崍這片紅色的沃土上
向陽生長
(邛崍市西橋學校 黃菲)
2024年8月24日,一紙任命,我從南街小學副校長轉任西橋學校黨支部書記、副校長,主持學校工作。那一刻,興奮與惶恐交織。我曾在高中工作過1年、初中5年、城區小學10年,但農村小規模學校,卻是頭一次。
初至西橋,暗下決心
當我沿著蜿蜒的邛水路第一次來到學校路口時,映入眼簾的是公路邊肆意生長的雜草,通道旁殘破不堪的斷壁,矮墻內散發出陣陣惡臭的雞圈。走進校門,滲水的水池、荒蕪的草地、斑駁的圍墻無不訴說著歲月的滄桑,這讓從小生長在城市的我內心五味雜陳。我深知,困難面前,抱怨無濟于事,改變才是唯一出路。這不僅是對自己的挑戰,更是對西橋學生的責任。
多方助力,校園煥新
改變從校園環境開始。高溫停課那幾天,我四處奔走,主動聯系教育局、屬地街道辦和市政府相關領導。讓我感動的是,各級領導高度重視、大力支持。市政府、教育局領導多次深入學校調研指導,在得知學校面臨的困境后,迅速協調各方資源,為改善校園環境積極行動。
在市政府的統籌下,屬地街道辦積極響應,對校外雜亂土地進行平整硬化;教育局組織兄弟學校開展幫扶工作。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校園面貌煥然一新:滲水的水池改造成了雅致的“廉池”;荒蕪的草地變成了“勤園”種植基地;斑駁的圍墻覆蓋假草、貼上文化牌,成為校園的亮麗風景。兄弟學校也紛紛伸出援手,西小教育集團總校助力打造了書法室、陶藝室;南小送來底樓圖書角和閱讀機;紅軍小學、火井小學捐贈圖書、書法作品,為校園文化建設注入了豐富內涵。為解決學校污水轉運問題,教育領導和紅旗村楊書記多次到校調研。西江村陳書記親自到校參與活動,贊助研學資源。盤陀村王書記捐贈辦公設備。還有王家榮老師多次到校開展講座。
課堂觸動,夢想啟航
在執教二年級《道德與法治》的過程中,有兩堂課令我難以忘卻。
01
夢想中的教室
講授《我的教室》時,我在課件中展示了一間擺放凌亂的教室,原本期望引導學生們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然而,孩子們的反應卻出乎我的意料,他們眼中閃爍著羨慕的光芒,驚嘆道:“哇!他們的教室墻壁好白呀,還有儲物柜、書柜和毛巾掛鉤呢……” 那一刻,我的心像是被輕輕揪了一下,酸澀感涌上心頭。這些在城市孩子眼中再平常不過的教室設施,對于西橋學校的孩子們來說,卻是如此令人向往。
我當即調整了教學思路,讓孩子們說出對自己教室的期望。沒想到,他們熱情高漲,一口氣說出了11條。我認真地把每一條都記錄下來,暗下決心,一定要幫他們實現這些小小的愿望。在接下來的一個學期和寒假里,我積極協調各方資源,克服重重困難,努力將孩子們的期望一一變成現實。新學期開學那天,當孩子們走進煥然一新的教室,他們臉上綻放出的驚喜與喜悅,如同春日里最燦爛的陽光。那一聲聲歡呼,如同美妙的音符,在校園里回蕩。看到他們的笑容,我的內心也被幸福填滿,所有的付出都在這一刻得到了最好的回報。
02
打開世界的窗
而在《介紹我的家鄉》這堂課上,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西橋孩子與城市孩子之間的差距。當我讓孩子們介紹家鄉的知名景物時,他們的回答讓我陷入了沉思。有的孩子說家門前成片的果樹,有的提到學校外蜿蜒的公路,甚至還有孩子一臉天真地問學校前面的精神病院算不算。我們學校距離城區不到10公里,可孩子們對文君井、回瀾塔、邛窯遺址、文脈坊這些家鄉標志性的景觀卻一無所知。那一刻,我強烈地意識到,他們與城里孩子仿佛生活在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這種差距,讓我心疼不已,也更加堅定了我要改變現狀的決心。我深知,我肩負著重要的責任,一定要為西橋的孩子們打開一扇窗,讓他們看到更廣闊、更精彩的天地。
關愛成長,點亮希望
一個周一的中午,我如往常一樣在校園里巡視。突然,一個身影映入眼簾,那是一名學生,他低垂著頭,腳步沉重,無精打采地走進校園。我的心“咯噔”一下,一種不好的預感涌上心頭。
01
呵護受傷的心靈
我急忙走上前去,輕聲詢問。他緩緩抬起頭,眼中蓄滿了淚水,嘴唇微微顫抖,哽咽著說道:“黃校長,我去邛崍了,爸爸媽媽第一次帶我去,可…… 可是去辦理離婚手續的。”那一刻,我的心像被重錘狠狠擊中,疼得揪在了一起。望著他那滿是委屈和無助的眼神,我張了張嘴,卻發現所有安慰的話語都卡在喉嚨里,怎么也說不出來。那一刻,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用手摟住他的肩膀,卻不知該如何安慰,只能用擁抱給予他些許溫暖和力量。心酸之余,“我要改變”的信念更加堅定。這些孩子不應該承受這么多生活的苦難,他們需要的是愛與關懷。我暗暗發誓,一定要為西橋的孩子們撐起一片愛的天空,讓他們在溫暖和呵護中茁壯成長。
02
播撒夢想的種子
一天課間,我和六年級的同學聊天,問他們理想是什么,學習目標又是什么,他們支支吾吾,答不上來。那一刻,我意識到加強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刻不容緩。于是,學校推出了思政融合教育活動,每周一升旗儀式上,我會給全體師生講黨的故事并結合故事開展學科融合教育活動。比如講毛主席,我們就誦其詩詞,吟唱歌曲;講長征,我們就體驗長征路。通過這些活動,師生們對黨有了更堅定的信念,對祖國有了更深厚的熱愛,對人生也有了更明確的目標。
與此同時,我積極邀請了全國人大代表、飛行員機長、世界冠軍教練等知名人士到校開展講座。還記得孩子們第一次見到這些名人時,那一雙雙充滿好奇和崇拜的眼睛,那興奮得漲紅的小臉,我知道,這些講座正在他們心中種下夢想的種子。上學期,我們還組織了研學活動,帶孩子們走出校園,去看外面精彩的世界。當孩子們第一次看到國寶大熊貓時,那驚喜的表情,至今讓我難忘。
03
細微處的溫暖
為了給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和生活條件,市政府和教育局積極協調相關部門,解決實際問題。例如,申請開通學校學生專線,目前正在穩步推進中。
學校內部也在不斷完善管理和服務,從細微處著手,提升學生的文明素養和綜合能力。如通過紅領巾廣播,拓寬學生視野;開辟學生專用綠色通道,實現人車分流;繪制地面游戲,豐富課余生活;建立激勵機制,開展“風采之星”評選和“文明班級”流動紅旗評比活動等。
特殊關愛,傳遞溫暖
在這所僅有177名學生的校園里,特殊兒童教育問題格外凸顯。這些孩子,有的智力發育遲緩,認知世界的腳步緩慢;有的情緒管理困難,常常被情緒的波瀾所困擾;還有的存在生理缺陷,承受著身體和心靈的雙重壓力。每一個孩子都像是在風雨中飄搖的花朵,需要格外地呵護與關愛。
01
雨夜的守護
其中有一名女生,命運對她似乎格外殘忍。她從小缺失母愛,父親又常年在外,家中只有身體欠佳的奶奶勉強照顧著她。開學第一周的一天,我正在辦公室辦公,突然聽到保安焦急地大喊聲:“快把衣服穿上,快進去,快進去!”我急忙循聲望去,只見那女孩竟脫光了衣服,在水池里玩水。從那以后,她仿佛陷入了自己的世界,常常不愿進教室,總是四處躲藏。
12月的一個雨夜,狂風呼嘯,雨滴猛烈地敲打著窗戶。學校突然接到消息,她沒有回家。得知這個情況后,我心急如焚,顧不上雨夜的危險,立刻從桑園部隊家中驅車趕回學校。一路上,豆大的雨點打在車窗上,模糊了我的視線,但我心中只有一個念頭:一定要找到她。回到學校后,我一邊和老師們在雨夜中四處尋找,不放過校園的每一個角落,一邊及時向教育局領導和派出所匯報情況,爭取更多的支持與幫助。
終于,在一個偏僻的角落里,我們找到了她。她渾身濕透,瑟瑟發抖,拉著我的手臂,眼神中充滿了恐懼與迷茫,嘴里不停地說著:“校長,校長,我害怕。”那一刻,我的心都碎了。我趕緊帶著老師們,小心翼翼地將她帶上車,送她回家。把她安全送回家后,我才拖著疲憊的身軀返回自己家中。到家時,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我渾身早已被雨水濕透,又冷又累,身心俱疲。但當我想到女孩平安無事,內心便涌起一股溫暖和欣慰,覺得這一路的艱辛與疲憊都是值得的。
面對這些特殊的孩子,我下定決心要改變他們的處境。在教育局的指導下,學校成立工作小組,制定詳細的特教工作計劃,扎實推進家校共育。通過多次家訪活動,拉近了學校與家庭的距離,為特殊兒童的成長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
02
共同的成長
在與學生們的相處中,我愈發真切地感受到他們的淳樸與善良,這些美好的品質如同點點星光,溫暖著我的教育之路。
記得有一天放學,夕陽的余暉給校園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紗衣。一個平日里調皮搗蛋出了名的學生,蹦蹦跳跳地來到我身旁,仰著紅撲撲的臉蛋,眼中閃爍著好奇的光芒,脆生生地問我:“校長,你明天還來學校嗎?”我微笑著點點頭,給了他肯定的答復。他聽后,嘴角瞬間上揚,露出兩顆可愛的虎牙,開心地說道:“那我明天也來!”那一刻,他的笑容如同陽光般燦爛,驅散了我一天的疲憊,原來在他看似頑皮的外表下,藏著一顆如此純真且依賴的心。
還有一個雨天,細密的雨絲如銀線般紛紛揚揚地灑落,校園里彌漫著潮濕的氣息。我獨自漫步在校園里,思考著學校的發展。突然,頭頂出現了一片傘。我疑惑地轉過頭,發現一把傘悄然出現在我的頭頂,為我擋住了細密的雨絲。回頭一看,原來是一名學生,他正舉著傘,努力地踮起腳尖,生怕雨水淋到我身上。見我發現了他,他有些羞澀地笑了笑,對我說:“校長,您別淋濕了,我有帽子,不怕淋雨!”那一刻,我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雨水打濕了他的帽檐,卻溫暖了我的心田。
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舉動,卻飽含著學生們最真摯的情感。他們用淳樸的行動,給予我溫暖和感動,也讓我更加堅定了努力改變,為他們創造更好未來的決心。
砥礪前行,未來可期
在各方的關懷與幫助下,西橋學校逐漸發生著令人欣喜的變化:環境更美了,學生更自信了,老師更有干勁了。環境之變、學生之變、教師之變,帶來的是社會評價之變。我校公眾號、視頻號從無到有。如今,期期有留言,句句是肯定。一百多人的學校,有著幾百上千甚至近萬的點擊量。
教育之路任重道遠,亟待努力改進之處還有很多。但我們堅信,有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堅強守護,就有信心和決心把西橋學校辦好。我們將以“心系老區紅領巾,搭建共育連心橋”公益活動為新起點,牢牢錨定農村小規模學校的特性,全方位、系統性地推進各項教育教學工作,矢志不渝地打造一所讓孩子喜歡、家長滿意、社會認可的家門口的好學校。
來源 | 宣法科 西橋學校
編輯 | 熊佳佳
審核 | 湯銀君 李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