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柳葉刀》雜志發表了一項關于兒童和青少年超重及肥胖問題的重要研究,揭示了這一全球公共衛生挑戰的嚴峻現狀與未來趨勢。這項預測研究基于全球疾病負擔研究2021年的方法學,對1990-2021年間全球、區域和國家級別兒童和青少年超重及肥胖患病率進行了全面評估,并預測至2050年的發展趨勢。
研究背景
兒童和青少年超重及肥胖問題已成為全球不容忽視的公共衛生挑戰。過去幾十年間,這一問題的患病率持續攀升,不僅對兒童時期健康造成直接影響,如代謝綜合征、心血管疾病等,還與成年后的一系列非傳染性疾病緊密相連,增加了成年后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某些癌癥等的風險,給個人、家庭及整個社會帶來沉重負擔。
盡管超重和肥胖的危害已得到廣泛認知,但全球在應對這一問題上仍缺乏足夠的協調行動,測量和報告的不一致性成為制定具體目標、資源分配和干預措施的障礙。因此,深入研究、精準監測并有效干預兒童和青少年超重及肥胖問題,對于改善全球兒童健康、減輕未來疾病負擔、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研究方法
研究團隊采用全球疾病負擔研究2021年的方法學,收集了來自180個國家和地區的1321個獨特的具有人口代表性的數據源,包括直接測量和自我報告的身高、體重及BMI數據。這些數據涵蓋了多個國家調查項目、國家級和次國家級調查以及縱向人口代表性研究。
研究將兒童和青少年分為5~14歲和15~24歲兩個主要年齡段,并進一步細分為5年年齡組別(5~9歲、10~14歲、15~19歲、20~24歲)。利用高斯過程回歸模型,結合年齡標準化方法,生成了1990-2021年間全球、區域和國家級別的超重和肥胖患病率估計值。預測2022-2050年的患病率則采用了廣義集成建模方法,假設當前趨勢持續。
研究結果
全球患病率顯著上升
研究結果顯示,1990-2021年間,兒童和青少年超重及肥胖的患病率翻了一番,肥胖患病率更是增長了三倍。具體來看,2021年,全球5~14歲兒童中超重患病率為11.2%(95%CI:10.8~11.6),肥胖患病率為6.9%(95%CI:6.6~7.2);15~24歲青少年中超重患病率為13.7%(95%CI:13.2~14.3),肥胖患病率為8.6%(95%CI:7.8~9.5)。
A
B
A:1990年、2021年、2030年、2050年,全球和超級地區內的5~14歲超重和肥胖兒童的年齡標準化患病率、百分比變化和數量
B:1990年、2021年、2030年、2050年、全球和超級地區內15~24歲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年齡標準化患病率、百分比變化和數量
從區域分布來看,北非和中東地區在2021年無論是超重還是肥胖患病率均處于最高水平,如阿聯酋和科威特等國家。而東南亞、東亞和大洋洲地區的增長幅度最大,如中國臺灣、馬爾代夫和中國等。值得注意的是,到2021年,在許多國家,5~14歲和15~24歲的女性,以及北非和中東、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一些國家的男性和女性,已經從超重為主轉變為肥胖為主。
C
D
C:1990-2021年5-14歲兒童和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流行率
D:1990-2021年15-24歲兒童和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流行率
地區差異明顯
地區差異可能與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飲食結構、生活方式以及公共衛生政策等多種因素有關。例如,北非和中東地區的高患病率可能與其快速的經濟發展、城市化進程中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和缺乏體育鍛煉的生活方式有關。而東南亞、東亞和大洋洲地區的快速增長則可能反映了這些地區在經濟轉型過程中,面臨的營養過渡和生活方式改變的挑戰。
預測趨勢不容樂觀
全球健康數據分析顯示,與眾多區域相比較,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區和高收入國家的5-14歲人群將面臨一個顯著現象:肥胖率預計將超過超重率。從整體角度來看,預測到2050年時,5-14歲兒童群體中肥胖發生率將達15.6%(95%CI:12.7-17.2),而15-24歲青少年肥胖比例則可能為14.2%(95%CI:11.4-15.7)。進一步細分數據揭示,5-14歲男童中肥胖問題將超過超重現象,然而在女性兒童青少年以及年齡較長的男性青少年群體中,超重狀況仍將比肥胖更為常見。
E
F
E:預測2050年5-14歲兒童和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患病率
F:預測2050年15-24歲兒童和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患病率
從地理區域視角分析,預期在2041至2050年間,北非和中東地區以及熱帶拉丁美洲的兒童和青少年(5-24歲)將發生一個顯著轉變:肥胖率將超過超重率,成為主要健康挑戰。同樣的轉變也預計會出現在東亞、中部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5-14歲男性兒童群體中,以及大洋洲地區5-24歲的男女青少年人群中。
細化到國別層面,研究預測至2050年,北非和中東區域的一些國家將面臨最高的肥胖風險,包括阿聯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以及巴林等國。此外,加勒比海區域的多米尼加共和國和英屬維爾京群島等地區的肥胖率也將達到令人擔憂的水平,值得公共衛生部門的特別關注和干預。
1990-2050年,肥胖與超重的比例,按時間段、年齡、性別、超級地區和地區劃分
性別差異值得關注
研究結果特別指出了一個引人注目的現象:5-14歲男性兒童的肥胖比例預計將超過其超重比例,而在女性各年齡段以及年齡較大的男性青少年群體中,超重問題仍將多于肥胖問題。這種明顯的性別差異現象可能是多種復雜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涉及生理機制、心理狀態以及社會文化等多個維度。
在生理層面,男童在生長發育期間可能對飲食習慣和活動模式的變化表現出更高的敏感性,這可能增加他們發展為肥胖的風險。在心理和社會文化層面,社會對女性體型的特定審美標準和期望可能導致女性群體表現出更多的超重問題而非肥胖。此外,家庭飲食結構、學校環境、媒體影響以及當地飲食傳統等因素也可能對不同性別的兒童青少年產生差異化影響。
這些性別差異的發現為制定有針對性的預防和干預措施提供了重要基礎。公共衛生政策制定者在設計相關項目時,需要充分考慮性別因素,為不同群體提供更加個性化和有效的健康促進方案。例如,針對男童的干預可能需要更多關注飲食控制和體育活動的結合,而面向女性的項目則可能需要更加注重心理健康和積極的身體形象建立。
總結與建議
本研究通過對大量全球數據的系統分析和科學預測,全面揭示了兒童青少年超重及肥胖問題的嚴峻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研究成果不僅提供了按年齡段、性別和地區細分的詳細數據,還深入探討了影響不同群體體重狀況的多種因素,為精準制定干預策略奠定了堅實基礎。
面對這一嚴峻挑戰,研究表明需要采取多層次的干預措施:
對于超重為主的人群:應當優先采取預防性干預措施,包括改善飲食結構、增加身體活動、提供健康教育等。這些措施尤其適用于亞洲、歐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許多地區,以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高收入地區的部分地區,以及大洋洲和北非、中東的少數國家。
對于肥胖為主的人群:除了預防性干預外,還需要臨床管理和治療選擇。這些人群主要分布在大洋洲、北非和中東地區、熱帶和中部拉丁美洲、澳大拉西亞和高收入北美地區。研究顯示,這些地區人口中的肥胖率預計將在2050年達到20-38%,甚至在大洋洲和北非、中東的幾個國家達到60-70%。
青少年生育年齡群體:對于處于生育年齡的青少年,特別是那些患有肥胖的群體,應當重點關注,以預防肥胖的代際傳遞。研究表明,到2050年,高肥胖率將不僅觸發青少年期嚴重疾病流行,還會影響生育能力和孕產期并發癥,并通過肥胖的宮內環境預先決定下一代的健康狀況。
未來五年(2025-2030年)對于決策者應對這一流行病至關重要,如果在2030年之前不采取有效行動,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肥胖率激增將在面對高人口數量和有限資源的情況下引發公共衛生緊急情況。因此,需要立即制定多層次、多部門的干預措施,包括政府投資和衛生系統響應,特別是那些針對肥胖系統性驅動因素的措施,為全球兒童和青少年創造健康的未來。
參考文獻
GBD 2021 Adolescent BMI Collaborators.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prevalence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overweight and obesity, 1990-2021, with forecasts to 2050: a forecasting study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21[J]. Lancet, 2025; 405(10481): 785-812. DOI: 10.1016/S0140-6736(25)00397-6
全面工作
傳播矩陣
FOLLOW US
蘇州工業園區東方華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
電話:0512-68295918
郵箱:info@ccahouse.org
網址:https://www.ccahouse.org
地址:蘇州工業園區水坊路36號姑蘇會平江館心臟之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