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4月9日),國務院正式發布新修訂的《婚姻登記條例》,宣布自2025年5月10日起施行!這一新規不僅打破戶籍限制、簡化流程,還首次將“全國通辦”寫入法律,更倡導文明婚俗、加強隱私保護。對普通人來說,結婚離婚將有哪些變化?背后又釋放了哪些信號?
變化一:婚姻登記“全國通辦”,異地也能輕松領證
過去,新人必須回戶籍地辦理婚姻登記,異地工作生活的年輕人常因“請假難”“路途遠”頭疼。新規明確:婚姻登記全面實現“全國通辦”,無論戶籍在哪兒,男女雙方均可就近選擇國內任意婚姻登記機關辦理,徹底告別“千里奔波”。
此外,離婚登記同樣適用“全國通辦”,且協議離婚需雙方親自到場,婚姻登記機關將核對信息并當場發證,避免“假離婚”漏洞。
變化二:不用再帶戶口簿!身份證+聲明就能結婚
此前,因父母扣留戶口簿阻撓子女結婚的新聞屢見不鮮。新規取消戶口簿作為結婚登記的必要材料,僅需身份證和本人簽字聲明即可辦理,真正保障婚姻自由。
不過,簡化流程不等于“零門檻”。新規要求婚姻登記機關通過全國婚姻基礎信息庫聯網核查當事人婚姻狀況,嚴防重婚、近親結婚等風險。這一信息庫還將與公安、法院等部門數據共享,讓“假離婚買房”“冒名登記”無處遁形。
變化三:婚姻家庭輔導成標配,治理高額彩禮
針對近年來高額彩禮、婚俗攀比等亂象,新規首次提出縣級以上政府需加強婚姻家庭服務體系建設,提供婚前教育、家庭關系輔導等服務,倡導文明婚俗,引導樹立正確婚戀觀。
婚姻登記機關還將引入專業婚姻家庭輔導師,為沖動離婚的夫妻提供調解和心理疏導,助力家庭和諧。
變化四:隱私保護升級,泄露信息將追責
在大數據時代,隱私安全備受關注。新規明確:婚姻登記機關及工作人員對個人信息嚴格保密,非法泄露或提供他人將面臨處分,甚至治安處罰或刑事責任。
此外,補辦結婚證、離婚證的手續也進一步簡化,當事人憑身份證即可申請,檔案查詢更便捷。
為何此時出臺新規?背后釋放三大信號
便民利民:全國通辦、取消戶口簿等舉措,直擊“結婚難”痛點,尤其利好流動人口,或能緩解近年來結婚率持續走低的趨勢(2022年全國結婚登記僅683.5萬對,同比降10.5%)。
法治銜接:與民法典接軌,刪除“患病不予登記”條款,改為“隱瞞重大疾病可撤銷婚姻”,賦予當事人更多自主權。
社會風向:通過婚姻輔導、治理高額彩禮等,引導構建健康婚育文化,助力家庭和社會穩定。
結語
婚姻登記新規既是“放管服”改革的深化,也是對年輕人婚戀焦慮的回應。從“跑斷腿”到“一站辦”,從“拼彩禮”到“重感情”,這些變化能否讓婚姻回歸本質?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綜合國務院令、條例原文及專家解讀,更多細節可查看民政部官網或權威媒體報道。)
#領證無需戶口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