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想過,一個bug能造成多么嚴重的后果?
咱們平時的日常工作中會經常遇到各種bug,可能只是讓程序無法運行,又或許是讓產品暫時無法上線。但你能想象到,一個bug能讓5億美元原地蒸發;導致6人死亡;Debug不成功世界可能都毀滅了。
碼農們的雙手充滿了魔力,在一陣陣的敲擊聲中時不時就會創造出“魔力”。
一個bug究竟能有多大?
今天咱就來探究一下。
幾個歷史數據轉儲邏輯Bug或發貨邏輯Bug,就能讓幾十萬輕松蒸發:
這算什么?馬上又有碼農表示不服了:
自己曾經參加開發的一款發薪軟件,出了個發雙倍薪資的bug,險些多發了2000多萬!
這玩意兒要是真發出去,這哥們估計這會也沒機會坐在這刷知乎了。
互聯網人從來都不會輕易認輸,莫名的勝負欲就這么起來了。
差點導致國家內戰的都有。。
你以為這就是終點了嗎?
16年的時候,Excel出過一個讓遺傳基因學論文紛紛撲街的bug。
由于在遺傳學中有著不少長得像日期表達的長基因名的縮寫,會導致直接被excel轉成日期格式。
再往歷史的篇幅前翻翻,
1996年,歐洲運載火箭Ariane 5在發射37秒后當場爆炸。
就那么一眨眼的功夫,70億美元的開發費用再加5億美元的設備直接蒸發。
而這,僅僅是由一個整數溢出的bug導致的。
然而,bug還不僅僅會導致經濟上的損失,有時還會帶來意外死亡。
1985年-1987年,加拿大AECL公司開發的Therac-25放射線療法儀器出現了bug,儀器的輻射能量直接加大了100倍,結果導致了至少6名患者遭受過量輻射而死亡。
還有差點引發全球核戰爭爆發的bug:1983年蘇聯核警誤報事件
當時蘇聯的雷達上突然出現了5枚從美方發射來的導彈,負責的蘇聯軍官權衡再三后,成功判斷此導彈攻擊警告為誤報,并沒有按規定向上級匯報并申請反擊。
幸好,這位軍官作出了正確的判斷,避免了地球在1983年直接重啟。
怎么樣?看完這些驚天地泣鬼神的bug事件,是不是覺得平時遇到的那些app卡頓、死機的bug都不算啥了。
不過從上面的事件也可以看出來bug的危害上限有多高了。如果在一些比較大型,影響比較巨大的項目上出現bug,歷史的悲劇只會不斷重演。
再推回到我們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公司要良性運轉,肯定是要盡可能的避免bug出現,軟件測試工程師的重要性也就體現出來了,作為產品上線前的質量把控,我們需要盡可能的提前檢測出存在的缺陷bug,避免對公司造成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