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八五”普法規劃落實的關鍵之年,為深入踐行人民城市理念,推動法治宣傳貼近民生、服務百姓,楊浦公園黨群服務站于近日正式開啟“法治宣傳月”系列活動。
活動以“生命篇章 智慧傳承”為主題,聚焦家庭資產繼承與遺囑規劃,通過沉浸式展覽、專家互動、法律咨詢等多元化形式,為市民提供“家門口”的法治教育新體驗。
案例教學+沉浸體驗
普法展讓繼承法“看得見”?
活動首日,服務站邀請財富傳承管理師、中華遺囑庫遺產管理人高級專家王佩君,擔任楊浦公園黨群服務站首任普法“一日站長”。王佩君結合其豐富的實務經驗,以“家庭財產繼承風險防范與智慧規劃”為主題,為市民解讀《民法典》繼承編的核心條款,并針對遺囑效力、遺產管理人制度等熱點問題展開案例分析。現場,市民通過“提問-解答-模擬規劃”互動環節,掌握家庭資產傳承的法律知識。
作為“法治宣傳月”的重頭戲,“生命篇章 智慧傳承”家庭資產繼承與遺囑規劃科普展由楊浦公園黨群服務站與中華遺囑庫靜安分庫聯合打造,構建沉浸式普法新場景。展覽依托中華遺囑庫10萬份遺囑登記大數據及2000余例典型糾紛案例資源,選取“獨生子女難繼承父母房產”“打印遺囑無效致兄弟反目”“再婚家庭遺產爭奪戰”等18個高發案例,通過“關鍵詞+案例概述+中華遺囑庫解析”三欄對照形式,直擊自書遺囑簽名瑕疵、代書遺囑見證人缺失等常見法律盲區。例如,某案例中七旬老人手寫遺囑卻未注明日期,導致子女訴訟中遺囑被判無效,最終按法定繼承分割財產。
? “小遺囑”服務“大民生”
法治溫度暖民心?
活動期間,“家庭財產繼承”法律講座將每周開講,內容涵蓋獨生子女繼承、再婚家庭財產分配、數字遺產處置等社會關切議題。服務站工作人員表示:“許多市民誤以為遺囑是‘晦氣’或‘遙遠’的事,但普法實踐顯示,提前規劃既能減少家庭矛盾,更是對親人的責任。我們希望通過通俗易懂的普法形式,讓法律知識‘活起來’,讓市民真正‘用得上’。”
本次法治宣傳月活動以黨群普法“一日站長”為紐帶,聚焦民生開展精準普法。18個繼承糾紛案例直擊家庭風險盲區,在黨群“一日站長”的沉浸式科普中激活《民法典》預防力。這場“法律快遞到萬家”行動,讓市民從被動維權轉向主動筑防,也讓人民城市理念在財富傳承、風險化解中具象為可觸可感的“法治服務圈,更讓“黨建紅”與“法治藍”共繪人民幸福底色?。
展覽信息
展覽?時間?:2025年4月1日-2025年4月30日
展覽?地點?:楊浦公園黨群服務站(隆昌路681號)
文字丨王歆瑜
編輯丨吳百欣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楊浦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