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只能暫停交付或者漲價應急,但汽車供應鏈如此復雜,加征關稅并不一定能導致制造業回流美國,連馬斯克都提出含蓄批評
文|王靜儀
編輯 |施智梁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所有進口汽車征收25%的關稅,全球汽車業陷入震蕩。德國豪車制造商奧迪決定暫停向美國經銷商交付新車,以應對關稅帶來的成本飆升。
自4月3日起實施的新汽車關稅,直接導致美國進口車成本大漲,中低端車型受沖擊最大。以美國市場年銷量約20萬輛計算,僅關稅一項就可能增加數億美元成本。
奧迪在4月7日宣布,所有在4月2日之后運抵美國港口的進口車輛(主要來自墨西哥和歐洲)將被扣留,暫不交付經銷商,以避免新關稅成本。4月2日前的庫存車輛則標注“無額外進口費”,可正常銷售。
奧迪發言人同時強調,奧迪目前在美國擁有約3.7萬輛不受新關稅影響的庫存車,可滿足約兩個月的市場需求,公司建議經銷商優先消化現有庫存。
以2025款奧迪Q5插混車型為例,官網顯示起售價是5.8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42.41萬元),如果加征25%關稅,起售價可能會增加1.46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0.6萬元),購車成本大大提升。
奧迪在美國市場本已銷量下滑,關稅政策又帶來了新的壓力。2024年,奧迪在美國的銷量為19.66萬輛,比上一年下降了14%。其中,奧迪Q5是最暢銷車型,銷量下滑23%。
就在奧迪宣布暫停向美國交付新車的同一天,英國豪車制造商捷豹路虎也宣布了同樣的政策:自4月7日起,暫停對美出口整車一個月。同時已在美國囤積約兩個月的庫存(約10萬輛),以暫時維持市場供應,避免直接沖擊銷量。
美國是捷豹路虎的全球最大單一市場,這家車企每年全球銷量約40萬輛,其中近四分之一出口至美國。
面對關稅,跨國車企采取了不同的應對策略。一些車企選擇暫停出口,而另一些則計劃直接漲價。大眾和保時捷計劃在車價中增加進口費或提高售價;法拉利、阿斯頓馬丁宣布,漲價10%。
梅賽德斯-奔馳則希望調整在美國出售的車型組合,考慮撤出美國市場的入門級車型,專注于利潤更高的車型,以消化關稅影響。
豐田和本田則還在觀望,表示暫時將維持標價不變。
特朗普曾在接受采訪時稱,他“不在乎”汽車制造商因關稅而漲價。他表示,對外國制造汽車征收永久性關稅將促進美國工廠的發展,并相信此舉將增加美國制造汽車的銷量。特朗普還表示,希望汽車制造商漲價,因為如果他們漲價,人們就會購買美國制造的汽車。
暫停交付新車只是短期措施,跨國車企還面臨生產與供應鏈的長期調整。比如奧迪Q5車型目前在墨西哥生產繼而出口到美國,公司正評估是否調整生產布局或提高終端售價。
特朗普曾表示,汽車關稅將會是永久的,如果在美國制造汽車,則無需繳納關稅。截至目前,已有現代、日產等多家全球車企表達了將在美擴產、建廠的想法。
特朗普將現代汽車的在美投資視為關稅政策“奏效”的典型案例:這家全球第三大汽車集團在關稅政策公布前宣布,未來五年將向美國投資210億美元,包括新建鋼鐵廠、擴建電動汽車生產基地、加強技術研發,通過本地化生產降低關稅沖擊,并迎合美國政府對制造業回流的訴求。
但汽車供應鏈如此全球化又如此復雜,加征關稅的后果可能事與愿違——新關稅實施后,反而導致全球第四大汽車制造商斯特蘭蒂斯(Stellantis)裁撤其五家美國工廠的900名員工。
4月3日,斯特蘭蒂斯美洲區首席運營官安東尼奧·非洛薩表示,遭到裁員的美國工廠為動力總成和沖壓零部件廠,為在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兩家裝配廠生產零配件。受美國進口汽車關稅政策影響,該公司決定裁撤這900名員工,并暫停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兩家裝配廠的生產業務。
特斯拉首席執行官、特朗普的政治盟友埃隆·馬斯克也對美國的關稅政策提出含蓄批評。4月7日,馬斯克發布了一段經濟學家米爾頓·弗里德曼的著名視頻,弗里德曼在視頻中通過解釋鉛筆的零部件如何需要復雜的供應鏈來宣揚自由貿易,借此委婉反對廣泛的高額貿易壁壘。
這場由關稅引發的汽車業地震,正迫使跨國車企在供應鏈韌性、成本控制和地緣政治之間尋找新平衡。
責編 | 張生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