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黃昱、陳瑛羿
新零售頭部玩家盒馬,在春菜系列上玩出了新花樣,把菊花送上了更多人的餐桌。
今年3月初,中山小欖種植的可食用糖心菊通過盒馬渠道首次進入零售市場,并通過盒馬覆蓋全國的倉網物流系統銷往40多個城市,成為盒馬的“春菜頂流”。
盒馬從四年前開始做春菜、春花系列菜品。今年盒馬銷售的可食用鮮花品類已有10余個品種,其中可食用菊花是今年第一個上新的品種。
據悉,這款可食用菊花源歷經了十年品種改良與種植技術攻關,已成功實現四季穩定產出。因其花芯糖分富集、脆甜無澀的獨特口感,上市一周便被賣空,復購率位居盒馬春菜系列榜首。
從云南大理的水性楊花到廣東中山的糖心菊,盒馬銷售的可食用鮮花品類越來越豐富,數據顯示,2025年盒馬春菜系列整體銷量同比上漲70%。
可食用菊花走紅使目前基地供不應銷,中山菊花基地負責人區娟花表示,基地正在抓緊種植第二茬菊花,預計在7月重新來到全國各地盒區房。
中山菊花具有悠久的文化歷史,近些年經過粵菜師傅工程、烹飪比賽及國家領導品嘗等推廣,其知名度已漸漸傳開,加之菊花的健康功效人盡皆知,其市場潛力很大。
去年11月,中山市市商務局局長黃識航、石岐街道黨工委書記徐成彬帶隊走訪了盒馬上海總部,彼時雙方就已初步表示了合作的意向。
盒馬與中山菊花基地的合作,正是看中了可食用菊花的市場潛力,以及貫徹其持續4年的春菜春花戰略。
要確保消費者吃上新鮮美味的春花春菜,其實并不容易,這門生意時間短且運輸成本高、技術門檻高。
盒馬廣佛莞中珠區域蔬菜采購負責人劉志強對華爾街見聞表示:“盒馬就是這樣,所有難做的東西我們都要做,我們要讓顧客感覺到時令的變化,讓顧客在吃食上能夠吃到不同季節里包括全國各地的東西。”
顯然,對于盒馬而言,堅持豐富春花春菜系列,無疑將鞏固其手上的王牌——生鮮在消費者心中的獨特地位。
開發春菜品類,盒馬也有自身的供應鏈優勢。盒馬憑借“產地直采+航空直運+氣調保鮮”技術組合,將中山菊花從采摘到門店的鏈路壓縮至最短12小時;同時依托成熟的冷鏈模式,確保無添加的同時保障香味鮮度。
據悉,今年,盒馬進一步升級“產地倉-區域倉-門店”三級網絡,新增短保蔬菜的專屬冷鏈倉,實現“采摘即預冷、運輸零中轉”。
數據顯示,該鏈路使鮮花損耗率從傳統模式的30%降至8%以下,為農戶增收提供保障。
華爾街見聞獲悉,經過上下游的多年努力,時令春菜已經越來越被廣大消費者所接受,以榆錢和槐花為例,五年前,在盒馬只能賣1個月,如今經過候鳥式布局基地和規模化種植,今年銷售期長達兩個半月,產地成本價格也降低了30%。
近年來,中國零售業進入了轉型變革的陣痛期,如何通過精細化運營實現高質量增長已經成為行業共識。
去年年底,盒馬新任CEO嚴筱磊在內部信中介紹,過去九個月,盒馬圍繞“回歸用戶價值、聚焦發展方向、推進組織建設”三大核心策略進行全面改革。
在此基礎上,盒馬的發展方向聚焦于盒馬鮮生和盒馬NB兩大核心業態,前者復制成功模型,后者打磨最優模型,目標“沖擊千億規模”。
在一系列調整下,盒馬已成功實現扭虧為盈。數據顯示,盒馬去年在連續9個月整體盈利的基礎上實現了雙位數增長,顧客數增長超過50%。
同時,盒馬鮮生2024年新開72家門店,覆蓋21個城市,開店數量創下近五年新高。截至2024年底,盒馬鮮生全國總門店數接近430家,覆蓋50個城市。
2025財年,盒馬鮮生將加速擴張,計劃新開近100家門店,進駐幾十個新城市。
在零售行業,“模式復制”并非萬能,找到一條適合自己深耕細作之路構建起競爭壁壘,才是王道。
一直以來,盒馬鮮生是盒馬新零售的主力軍,也是其區別于其他商超業態的差異化體現,其已經擁有成熟的數字化基因、全渠道融合能力和自有品牌商品構建能力。
此次可食用菊花的成功實踐,是盒馬物流鏈路的優勢顯現。未來堅持精細化運營,盒馬的路必然也將越走越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