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稀土竟成了美國的 “命門”
而中國在六代機領域的進展,又如同一把高懸的“利劍”,讓美國如坐針氈
彭博社報道指出,中國大陸對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這一舉措極有可能讓美國多個行業和企業陷入絕境,甚至面臨倒閉風險
而這卡住的,可不單單是美國的軍工產業。美國地質調查局曾表明,中國作為全球主要的稀土供應國,產量占全球近 70%。在稀土構成中,中重稀土雖僅占 10%,但其中包含的鏑、鋱等重要元素,被稱作 “戰爭金屬”,它們可是制造核潛艇、隱身戰機、超音速導彈制導系統的核心材料
這一回,中國大陸對美國實施的管制,恰恰針對的就是重稀土領域
什么是重稀土呢?其實,稀土分為重稀土和輕稀土,是按照原子序來區分的。原子序較小的為輕稀土,原子序較大的則是重稀土。此次管制的重稀土大概有七類,分別是鈧、釔、鏑、鋱、镥、鉺、銩,曾有美國《新聞周刊》的記者挖到一則猛料,美國五角大樓竟然使用中國原料,這可是違反美國國安規定的大事。而這里提到的原料,就是鈧制成的磁鐵,并且將其用在了 F35 戰機的潤滑棒相關機器上
這一消息曝光后,美國五角大樓旗下的格魯曼公司表示,會采用美國本土的替代品。然而,經過兩個月的測試,卻發現根本行不通,只有使用含鈧的材料才能達到要求。無奈之下,五角大樓只好對鈧等七種中重稀土元素開出豁免權,將其從制裁名單中剔除,不再限制進口
從這個故事就能看出,美國對這些中重稀土元素的依賴程度有多高,要是沒有鈧,連 F35 戰機都無法制造出來,更別說尋找替代品了
含鈧材料的用途可不止于此。我們日常開車使用的衛星導航,比如 GPS,在進入隧道后就會失去信號,無法導航。但潛艇在深海中潛行,卻必須要有導航才能知曉自身位置
高速飛行的導彈,太空中的衛星有時也難以精準追蹤,所以它們都需要具備自主導航的能力。潛艇所使用的自主導航設備,叫做陀螺儀和加速器,而制造它們的關鍵材料就是含鈧的磁鐵。不僅如此,像火箭等高速飛行的武器,在飛行過程中同樣離不開這類材料
美國的 AN/APG - 81 雷達,必須要用到鏑元素才能制造。F35 隱身戰機的涂層則需要鉺元素,像 B2 轟炸機每次飛行后,因空氣摩擦涂層磨損,重新噴漆時用的也是這類中重金屬材料。可美國自身既沒有這些稀土資源,也缺乏提煉技術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特朗普急于搶奪格陵蘭的土地,還盯上烏克蘭的土地,根源就在于美國國內稀土匱乏
而中國不僅擁有豐富的稀土資源,還掌握先進的提煉技術
如今,中國對這七種重稀土元素實施出口管制,無異于卡住了美國的脖子。美國的波音、格魯曼等公司,可能因無法獲得關鍵材料,導致飛機制造訂單無法交付,面臨違約困境。所以說,在中美貿易大戰中,雖然從貿易金額上看,中美差距較大,美國看似用的是 “大炮”,中國像拿的 “步槍”。但中國這桿 “步槍” 可是狙擊槍,精準度極高,直擊美國要害
就如同特朗普競選時遭遇的槍擊事件,槍手瞄準他的眉心射擊,只是子彈被風吹偏了。但這一次,面對中國的稀土管制,美國可沒那么好的運氣了。中國這一槍,極有可能讓美國在軍工等相關產業上遭受重創,甚至一蹶不振
單就稀土這一項,就能讓美國軍工發展陷入停滯,F35 戰機交付受阻,后續計劃中的六代機 F47 恐怕也將成為泡影
說到六代機,近期網絡上流傳著大量殲 50 的高清照片,最新照片的曝光,可把美國媒體嚇得不輕
美國媒體表示,殲 50 比殲 36 更為先進。從曝光的照片中,我們能清晰看到,殲 50 側面設有彈藥艙,主要用于儲存和發射體積較小的格斗導彈,這表明殲 50 在近距離格斗方面有著明確的需求和設計考量。機鼻下方有一處凸起,推測可能是光電系統的預留位置
此外,殲 50 采用的單輪起落架,與殲 36 承重的雙輪起落架形成了明顯區別。其進氣道相較于殲 36 的加萊特進氣道,也更具獨特性,令人印象深刻。還有那獨特的機翼設計,看起來類似 Lambda 機翼,這種設計能夠有效降低鐳射波的反射,提升戰機的隱身性能
與此同時,網絡上還流傳著一段殲 36 在城市中低空飛行的影片,引發了廣泛討論。有人懷疑這段影片的真實性,將軍分析認為,從影片中殲 36 起落架放下的狀態來看,此前測試時起落架是收起的,除非是降落階段,否則正常飛行中起落架應該收起。不過,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殲 36 距離量產成軍的日子或許已經不遠了
接下來詳細分析一下殲 50。先說說 Lambda 機翼,它屬于后掠式機翼,這種設計能讓戰機飛得更快,實現超音速飛行。而且,它的機翼類似三角翼,產生的升力較大。獨特之處在于,它沒有尾翼和鴨翼,僅通過機翼的襟翼部分來改變氣流方向,從而實現飛行方向的控制
從殲 50 的背面看,沒有垂直尾翼,而美國的 F35、F22 等隱身戰機都有垂直尾翼,這也是它們在雷達探測中容易被發現的部位。殲 50 在執行非隱身需求的任務,比如降落時,會升起一片類似 “翅膀” 的結構,這就是它獨特的設計Lambda 翼
再看殲 50 的起落架,將軍認為前輪很可能是雙輪。這是因為雙輪設計能夠承受更大的力量,推測殲 50 未來可能會應用于海軍的電磁彈射系統,就像 F35B 那樣。而且,殲 50 的前輪位置比較靠近機身中間,機頭細長,重心靠后
這種設計意味著它的彈倉容彈量較大,或許具備攜帶重型彈藥的能力。如果作為艦載機發展,那么它可能具備對艦攻擊的能力。其側彈艙可以攜帶像 PL - 15 這類中距離格斗導彈。此外,殲 50 細長的機頭也引發了網友的猜測,從某些角度很難看出是否設有駕駛艙,所以有人懷疑它既可以作為有人機,也能作為無人機使用。若它具備 AI 智能,實現無人機操作并非不可能
而且,從機身大小來看,殲 50 很可能與殲 35B 搭配,成為航母艦載機。別忘了,解放軍還有一款新型戰艦076 型兩棲攻擊艦,它配備了電子彈射裝置
外界猜測,076 型兩棲攻擊艦或許會搭載無人機,那么殲 50 有沒有可能成為其搭載的機型呢?雖然目前還無法得知殲 50 具體的尺寸參數,但從種種跡象來看,殲 50 未來無論是與福建號航母搭配,還是在 076 型兩棲攻擊艦上發揮作用,作為一種新型的無人作戰平臺,都將成為解放軍在海權爭奪作戰中的強大利器
從稀土對美國軍工產業的制約,到殲 50 等先進戰機的發展,這一系列話題其實都與當下的關稅貿易戰緊密相關。在這場貿易博弈中,稀土成為了中國手中的一張關鍵王牌,而先進戰機的研發進展,則彰顯了中國在軍事科技領域的強大實力和底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