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高校畢業生是黨和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構建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服務體系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構建高質量就業服務體系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有關工作作出部署。
“當前高校畢業生規模持續增長,從2022年起連續三年突破千萬,已成為我國城鎮新增就業絕對主體。”教育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意見》主體由“總體要求”和“六大體系”組成,聚焦“優化培養供給體系”“升級傳統就業服務體系”“鞏固支持保障體系”三個板塊,著力破解當下高校畢業生就業供需適配、服務升級、機制優化等方面問題,“經過3至5年持續努力,基本建立覆蓋全員、功能完備、保障有力的服務體系,為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提供堅實保障。”
優化培養供給體系
人力資源供需不匹配,是當前我國就業領域面臨的主要矛盾。
“推動社會需求側建立關于人才發展趨勢及缺口狀況的研究發布機制,教育系統構建以促進供需適配為導向的高等教育管理體制和人才培養模式,是構建高質量就業服務體系的重要前提。”上述負責人表示。
聚焦人才需求側。《意見》強調要“科學研判人才發展趨勢及供需狀況”,針對供需狀況提出推進人才需求數據共享歸集,建設人才需求數據庫;針對人才發展趨勢,提出開展人才供需關系前瞻性分析,定期發布急需學科專業引導發展清單等。
聚焦教育供給側。《意見》強調要動態調整高等教育專業和資源結構布局,明確提出“優化高校層次類型和區域布局”“優化調整學科專業設置”“組織地方和高校開展新設學科專業人才需求論證、存量學科專業就業狀況評估”等舉措。
此外,《意見》還特別指出,要強化就業端反饋,完善招生計劃、人才培養與就業聯動機制。如在招生計劃調整方面要“優化招生計劃分配方式”;在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方面,鼓勵高校建立更靈活的學習制度,完善轉專業、輔修其他專業等規定,根據職業標準對接轉化更新人才培養方案等。
升級傳統就業服務體系
求職招聘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關鍵環節。但現實中,求職招聘工作合力不足等問題仍然存在,還不能完全滿足高校畢業生對高品質就業服務的需要。對此,《意見》專門推出一系列創新舉措,“育人核心”“精準便捷”等導向凸顯。
在強化就業指導體系方面,《意見》強調要完善生涯教育與就業指導課程標準,推動高校將其列為必修課;加強就業教育引導,實施大學生就業領航計劃;健全就業實習制度,推動大學生利用寒暑假至少開展1次就業實習;支持相關用人單位設立就業見習崗位,按規定給予就業見習補貼等。
在健全求職招聘體系方面,《意見》明確將推動校內外招聘資源共享,建設一批區域性、行業性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同時優化大學生創新創業服務,支持到新業態新模式、中小微企業等就業創業,實施重點領域和基層就業專項計劃等。
值得關注的是,“優化規范招聘安排和秩序”也被寫入《意見》,提出將“統籌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等招聘(錄)高校畢業生時間安排”“合理確定各類職業資格考試時間”“高校統籌安排教育教學與就業工作進程,為畢業生在校期間求職預留時間”等暖心舉措。
此外,針對脫貧家庭、低保家庭、低保邊緣家庭、剛性支出困難家庭、零就業家庭以及有殘疾的、較長時間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意見》明確將向符合條件的幫扶對象發放一次性求職補貼,并加強幫扶對象能力培訓等。
鞏固支持保障體系
記者注意到,《意見》還從落實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機構、人員、經費等多方面推出系列舉措,明確將“鞏固支持保障體系”。
“建強”和“專業化”,成為《意見》對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機構和就業指導教師隊伍的明確要求。
在服務機構建設上,《意見》明確指出,要“統籌優化機構職能和資源配置”“鼓勵高校統籌相關資金,結合畢業生規模及工作需要,按學費收入的一定比例安排就業經費預算”。
在就業指導教師隊伍建設上,《意見》要求,高校要按規定配齊校級專職就業指導教師和專職就業工作人員,健全校外專家擔任兼職就業指導教師的保障機制。同時應暢通高校就業指導教師職業發展路徑,發布職業標準,將生涯教育與就業指導納入高校教師職稱評審,鼓勵就業指導教師等申報相應職稱,支持就業指導骨干教師在職攻讀博士學位深造發展。打造一批高水平就業指導教師培訓實踐基地,常態化開展輪訓和專題研修。
此外,《意見》還明確要通過建設高校畢業生就業高端智庫,開展高校畢業生供需適配研究、就業政策論證與效果評估、就業與產業大數據分析等,推動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設立高校畢業生就業專門課題等舉措,進一步深化高校畢業生就業研究。通過建強國家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制定高校畢業生數字化就業服務標準規范等舉措,推廣數字化就業服務新模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