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副總統萬斯的一番驚世駭俗言論,讓世界再度把目光聚焦在中美關系的緊張神經上。這位昔日寫下《鄉下人的悲歌》的政治人物,如今卻站在鎂光燈下,用“鄉巴佬”這三個詞冒犯中國,著實讓人大跌眼鏡。
萬斯在福克斯新聞上的這一言論,中方還沒來得及回應,讓不少美國網友先看不下去了。他們認為,萬斯的用詞粗魯、無知,更讓人難堪的是,他居然來到中國面前揮舞著“白人至上”的舊旗幟,意圖掀起一場“文化優越”的狂歡。然而,事實和立場不免令人懷疑,這畢竟是21世紀,而不是19世紀的帝國主義時代。
萬斯顯然還沉迷在一種歷史性的偏見中,那便是西方中心論和現代化即西方化的陳舊思維。在他眼中,中國似乎依舊是那個只會廉價制造的小工廠,而美國則依然是全世界的掌控者和裁決者。
但現實是,中國早已不再張望于低端制造業的門檻,而是在高科技領域大展身手,從5G通信到電動汽車,從人工智能到綠色能源,中國的創新和發展正在向全球展示一個不同的未來。此時,美方政客卻選擇性地忽視這些變化,繼續抱著陳腐的意識形態不放。他們是否意識到,這種認知滯后正是“鄉巴佬”言論的真正來源?
更加離奇的是,萬斯自己就像是一個活生生的美國夢的象征,從土生土長的阿巴拉契亞“鄉下人”一步步走進華盛頓的權力殿堂。他那“鄉下人的悲歌”,明明可以是對他所批評的階層最具同情和理解的記錄,卻在轉瞬間變成了對另一個偉大民族的輕蔑。這種自相矛盾難道不是更值得深思嗎?畢竟,正是這種跨越,不僅揭示了個體奮斗的可能性,也拋出了一個嚴峻的問題:一旦上升到國家利益的宏觀敘事中,那些曾經理解和同情的“鄉下人”又為何突然成為貶義?
然而,萬斯這番語出驚人的表演并未能如他所愿地激起廣泛的支持聲浪。相反,在美國的網絡討論中,許多人站出來為中國的崛起發聲。有聲音質疑,既然中國正享受著全球最大的高鐵網絡和先進的電動汽車體系,美國又何嘗不是受益于全球化中的相對優勢?這些聲音背后的潛臺詞是,美國內部并不全是“諱疾忌醫”,明白事理的人大有人在。
這些反對和質疑不僅凸顯了美國社會內部對當前政治氣候的分歧,更說明了一件事:對于像萬斯這樣的政客來說,以偏見代替事實,以侮辱取代溝通,只會使自己的信譽蒙塵。事實上,各國游客涌入中國的熱潮已經用事實擊破了西方媒體多年來的刻板印象和負面報道。2024年以來,中國迎來了超過1.3億外國游客。現代的中國,既是歷史的博物館,也是未來科技的樂園。
如此鮮明的對比,恰好照出了一些西方精英內心根深蒂固的“東方想象”。在他們制造的鏡像里,中國既是威脅又是落后者;而一旦親身接觸,他們見證的卻是一個充滿活力和創新的真實中國。
面對萬斯的出格言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8日下午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聽到這位副總統說出這樣無知又缺乏禮貌的話,令人詫異,也感到悲哀。外交部的回應冷靜而禮貌,仿佛面對一個嬉笑怒罵的旁觀者。更重要的是,中國通過大力推廣旅游簽證政策,邀請更多外國游客親自體驗和見證這個國家的飛速發展與獨特魅力。
對于中國來說,這種開放姿態不僅是自信的表現,也是改變國際輿論風向的重要一棋。因為只有讓更多人親自體驗,才能真正消除偏見和誤解。而這樣的務實思維,與某些西方政客依舊執著于宗主國的心理自憐形成了鮮明對比。萬斯和他的支持者可能該重新審視,究竟在這個多極化的世界里,誰才是真正的“鄉巴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