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文燁豪
編輯| 吳先之
2021年,接過張瑞敏權杖的周云杰或許不會想到,海爾換帥一事在互聯網上所激起的漣漪,還不及4年后自己的表情包。
今年3月,公開場合,當雷軍以標志性笑容向鏡頭揮手時,周云杰微微蹙眉、雙手交握的局促姿態,意外引發了全網的熱議與解構。
略顯憨厚的形象,與雷軍標志性的邪魅笑容的鮮明對比,恰如其分地撕開了周云杰略顯嚴肅的皮囊,使公眾得以更為真實地看到海爾掌舵者的另一面。
如果把時間拉回幾十年前,那個背著溫度計穿梭于華北商場,收集冰箱數據的周云杰,恐怕難以想象,等到自己站在公眾面前時,所面臨的并不是分享管理經驗,而是成為社交媒體上的“冷面萌叔”。
而對于海爾而言,周云杰的出圈,遠不止一場社交媒體上的鬧劇,而是海爾苦苦等待的機會。如今,周云杰正式“出道”,發布短視頻維持自身IP熱度,亦是將擔子扛在了身上。
只是,對海爾而言,此番“網紅化”的嘗試來得稍晚,且熱度并不穩定,因此,如何持續“消費”意外爆火的自家老板,將成為其下一階段最為重要的議題之一。
一位非典型網紅的誕生
盡管企業家出道做網紅,并不是一件新鮮事,但要把這事做到極致,得到大眾認可,還是得靠點“天命”。
在企業家IP盛行的今天,周云杰無疑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周云杰可謂是個另類——與那些自覺出山的“大佬們”不同,被推上了舞臺的周云杰更像是“被迫營業”。
曾幾何時,國內互聯網語境充斥著“成功學”氣息,企業家們紛紛舉辦個人演唱會、打造私人球隊,通過“老板人設”來收割情感溢價,玩得不亦樂乎。網友們則紛紛化身信徒,將老板們捧上天,恨不得把CEO的每一句話奉為金科玉律,更有甚者直接拋棄家譜,在互聯網上“認親”。
而隨著企業家IP“祛魅”,網友們的目光逐漸從“完美人設”轉向了“真實面孔”,人設的完美與強勢的老板不再討喜,反而變成了一種包袱——同樣的行為,曾經還能被隔空認爹,現在換來的只會是網友們對“爹味”的瘋狂吐槽。正如米蘭·昆德拉所言:人們總是在強者身上看到罪過,而在弱者面前則容易看到無辜。
如今,企業家IP的成功之道是反權威。那些試圖借助網紅效應的老板們,不再一味地展示成功人士的完美形象,而是“與民同樂”,任由網友戲謔與解構,以更“真實”的面目或者至少是表面上演出的“真實”,拉近與大眾的距離,從而反哺公司。
也難怪曾驍勇善戰的“紅衣教主”周鴻祎如今出現在公眾視野里時,心境仿佛蒼老了十年,變成了一個溫和、中庸的中年人,甚至開始親身演AI微短劇,完全丟掉了那股叱詫風云的氣概。
相較不斷給自己加戲的周鴻祎,“無表演型企業家”的姿態,或許恰是周云杰贏得大眾喜愛的秘密武器——不做作,也不來虛的,就是這么“真誠”地存在。
比如,在鏡頭下,記者問到手機號碼時,周云杰竟毫不猶豫地報出“1380”。這種老實巴交的直率,是很難裝出來的。這也正是習慣了通過顯微鏡審視一切的網友們看到這一幕后,紛紛驚呼“周總太清澈了”的原因。
因此,如果說,用“Are You OK”消解科技領袖的權威感,懂得用人設拿捏大眾喜好的雷軍,是“帥而自知”;那么走在雷軍身后拘謹、冷臉的周云杰,則頗有“帥而不自知”的韻味。
另一方面,當董明珠為了強化個人IP,鋪天蓋地地推出“董明珠健康家”時,周云杰卻始終拒絕將自己的人格符號商品化。這兩種路徑,其實映射出了企業家品牌化的兩種截然不同的可能性。
一種走的是“親和力”的路線,真正拉近了與大眾的距離,突破了階層壁壘;另一種則是端著,以高高在上的“王者視角”俯視著群眾,最終難免被公眾冷落。顯然,周云杰屬于前者。
值得一提的是,周云杰在首次出圈后,并沒有急于塑造自己為“網紅總裁”,而是將個人形象置于海爾品牌之下,始終強調品牌是核心,個人只是其一部分??呻S著個人IP的逐漸火熱,周云杰也不得不咬牙站出來,穿上“網紅總裁”的外衣,逐漸開始適應其這個不情愿的角色。
這或許并非這位低調、踏實的山東男人的初衷,但現實就是如此——現階段的海爾,需要周云杰站出來。
海爾需要周云杰嗎?
在海爾眾多業務中,海爾智家無疑占據了最為核心的位置。然而,在白電行業的刀光劍影中,海爾智家正面臨著比以往更加嚴峻的競爭格局。
過去十年,中國家電市場從野蠻生長到天花板逐漸逼近的轉折。隨著行業增速放緩,廠商們如果想繼續增長業績,只能從競爭對手的“盤子”里搶食,或者加速刺激消費者更換家電。而高端化,成為了廠商們爭相追逐的“救命稻草”,被視為提振客單價、刺激換新的“最短路徑”。
海爾正是高端化戰略的忠實信徒,其早在多年前就推出了高端子品牌卡薩帝,并成功在高價位段占據了一席之地。然而,經過數年的高端戰略推進,這一市場也開始變得“過于擁擠”——頭部玩家各顯神通,昂貴旗艦層出不窮,在存量市場中“廝殺”越發慘烈。
然而,真正的蛋糕并未變大太多。到了最后,所有人都在比拼誰更舍得降價。
奧維云網的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冰箱市場零售額同比僅微增0.4%,而銷量卻增長了0.8%。這說明了一個問題:單價在下降,也就是說高端家電的增量并沒有想象中那般樂觀。盡管下半年,國補這一“強心針”一度推動了市場回暖,但結構升級遇阻終究存在。
另一個出口在于智能化。盡管海爾早在2019年便從青島海爾更名為海爾智家,但智能家電似乎被包裹在泡沫里——廠商熱衷堆砌炫目的概念和功能,但產品成熟度和實用性遠未跟上。
問題的癥結在于,這場智能化浪潮更像是由供給端“想象力過?!蓖苿拥?,而非需求端的真實呼聲。在AI和物聯網的浪潮中,各大廠商都急于為傳統家電披上“智能”外衣,卻很少思考消費者是否真的有意愿改變自己的使用習慣——有用戶戲稱“買了5臺智能家電,卻不得不裝4個APP”。
盡管如此,“智能”這個大旗依然沒有放下,廠商們仍在竭力推出新賣點。近年來,隨著AI大模型的崛起,智能家電似乎有了新的想象空間。為了借勢這一“東風”,各大廠商紛紛推出自己的“大模型”應用:美的有“美言”大模型,海爾則推出了“HomeGPT”。
至于大模型是否能真正在家電產品中發揮核心價值,還是再一次的“概念先行”,目前仍然沒有答案。但無論如何,家電巨頭的動作,需要在C端得到有效的傳遞與反饋,研發才有意義。
這正是問題所在——在如今互聯網的熱潮中,家電行業幾乎沒有C端討論度,消費者討論的熱點往往集中在品牌服務、保修政策、產品故障率等維度。這意味著,廠商們雖然創新不斷,用戶感知卻相當微弱。
這就導致了高端家電的困境:即便消費者愿意為高端產品的外觀設計和智能化功能支付溢價,但這些特性如何精準有效地傳遞到消費者面前,仍然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如果傳遞不到位,便只能陷入不斷上漲的營銷成本泥潭。
此番困局的出口在于,通過強化品牌整體形象來覆蓋營銷成本。只是,強化品牌形象、建立同消費市場的信任關系,不僅需要金錢,還需要時間。
這恰是海爾過往的問題所在——從曾經《海爾兄弟》成為一代人心中的烙印,到如今曝光率“幾乎為零”,海爾在互聯網中的聲量遠不如往日。
相比之下,隔壁格力董小姐雖“雷語”頻出,但正所謂“黑紅也是紅”,其憑一己之力讓格力維持著話題度,一定程度上將格力銷售費用率打了下來。
從海爾智家的財報看,銷售費用依然居高不下,對盈利形成長期掣肘。財報顯示,2024年海爾智家的銷售費用率為11.7%;相比之下,美的2024年銷售費用盡管同比增長21.28%,但銷售費用率仍僅為9.5%。
即便考慮到品類結構和會計口徑的差異,這一差距依然說明海爾的運營相對較“重”。
換句話說,在如今競爭愈加白熱化的家電行業,海爾急需一個能夠突破傳統營銷瓶頸的“錨點”,而周云杰,恰好可能是這個“窗口”——四周沒有能依靠的人,全是依靠他的。
而這,亦是海爾重新審視品牌與消費者關系的一個關鍵轉折。在流量至上的時代,海爾需要抓住這次難得的良機,撬動品牌宣發的杠桿。
流水線生產網紅的時代,即便周云杰爆火,但其個人熱度對海爾的“拉力”終將見端倪,并暴露出不可持續的一面。
畢竟,就算是在“流量為王”的當下,流量也終究是用戶需求的副產品,而非企業運轉的主業根基。
以“頂流”雷軍為例,從某種程度上講,其親民、極具號召力的個人IP,是小米汽車能迅速打開市場的主因之一。殊不知,依賴個人IP的流量驅動型營銷,是一柄雙刃劍——一方面,其能為品牌帶來極具性價比的空前曝光;另一方面,卻也把品牌的命運系于個人的形象和聲譽之上。
以前段時間的安徽池州高速事故風波為例,面對輿論洪流,被架在火上烤的雷軍,容不得任何一絲閃失,稍有不慎,就會被流量反噬,成為品牌危機的導火索。而事故三天后才公開發聲的雷軍,非但未能及時為小米SU7“護航”,反而成為了網友集中攻擊的“軟肋”——截至今天,其回應微博下,網友對于雷軍以及小米的質疑聲仍未止息。
相比“高調”的雷軍,周云杰應對流量的方式要沉穩許多——刻意弱化個人IP,并將網友注意力導向產品本身。
最典型的例子是“懶人洗衣機”,當網友提出能洗內衣襪子的三筒洗衣機需求時,周云杰和海爾團隊響應相當迅速——工程師連夜開發,48小時內便推出了草圖并進行了預售。
盡管這很有可能是海爾的一場“品牌傳播秀”,但“懶人洗衣機”的誕生路徑其實極具象征意義——從網友的戲謔評論,到品牌響應,再到根據預售數據反向定制產能。這條鏈路徹底顛覆了傳統制造業的B to C邏輯,將用戶從價值鏈末端推升至決策中樞。
而這,撕開了中國制造業轉型的深層矛盾,即“產品主權”向“用戶主權”的遷徙。周云杰在這一事件中,亦沒有借機做過多的個人營銷,而是將焦點集中在產品本身。
顯然,周云杰深知,自己的“爆火”并非最終目標,他需要做的,依然是履行好作為CEO的核心職責,聚焦業務,帶動海爾實現更為長遠的品牌認同。
這或許比當好一名網紅更難,而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微信號|TMTweb
公眾號|光子星球
別忘了掃碼關注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