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不再幫助烏克蘭,重任就落在了歐洲肩上。
捷克在3月底和本月初向烏克蘭交付了最后10輛T-72M和T-72M1主戰坦克,至此,捷克已經向烏克蘭援助了全部可用的T-72系列主戰坦克,捷克也是全面戰爭爆發后第一個向烏克蘭提供主戰坦克的國家,捷克總計向烏克蘭援助了100輛T-72,波蘭則援助了280輛。
此外,捷克也是“炮彈計劃”的倡議者和發起者,捷克在去年向烏克蘭交付了150萬發炮彈,包括50萬發155毫米口徑炮彈和152毫米口徑炮彈。
捷克外長利帕夫斯基表示,今年還將向烏克蘭交付150萬發炮彈,加拿大、挪威、荷蘭和丹麥等國提供的捐款,足以讓烏克蘭獲得每月保證的彈藥交付;在捷克以及其他支持者的幫助下,俄羅斯炮兵的有效性被降低了500%,目前,俄烏兩軍的炮兵火力對比已經從之前的10:1降低到了2:1。
《經濟學人》的最新報道稱,歐洲正在悄悄將烏克蘭打造成一臺價值150億美元的鋼鐵戰爭機器,也就是所謂的“豪豬戰略”。
歐盟計劃在今年將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擴大1倍至400億美元,重點在于武器采購和擴大烏克蘭的國防工業,讓烏克蘭能在今年生產500萬架FPV無人機、3萬架遠程無人機和3000枚巡航導彈。
保障烏克蘭安全的最佳方法就是全副武裝烏克蘭,為烏克蘭購買更多的彈藥和武器,尤其是關鍵的防空系統;而注資烏克蘭國防工業,則是“支持烏克蘭軍事努力最有效、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
歐洲將繼續堅定支持烏克蘭把這場戰爭打下去,至少要保證這場戰爭相對公平地結束,而俄羅斯則很可能不愿或者說無法結束這場戰爭,即便是有特朗普的配合。
《外交政策》稱克里姆林宮無法結束戰爭戰爭,即便想結束也結束不了,因為戰爭已經成為俄羅斯現在經濟和社會的基礎,和平會讓整個體系崩潰。
稍早些,路透社評論員皮埃爾·布里昂松宣稱,俄羅斯經濟表面上的韌性是虛幻的,俄羅斯目前軍事開支占GDP的8%,政府預算的40%,但這些數據并沒有包括所有與戰爭有關的開支,即便結束烏克蘭戰爭也只是暫時的,克里姆林宮會利用休戰積累更多資源,為重啟對烏克蘭的戰爭或者為進攻東歐做準備。
要想將俄羅斯過熱的戰爭經濟恢復到正常狀態,需要解決兩個問題。
其一,過于繁榮的信貸,自2022年以來,法律要求俄羅斯銀行以優惠利率為國防企業提供優惠貸款,很多農業、建筑公司也獲得了優惠貸款,一旦停止戰爭,軍事支出減少,將大幅增加戰后違約潮的風險。
其二,俄羅斯目前勞動力過度短缺,民用工業運轉率不到80%,即便是讓停止戰爭、讓士兵們回家,情況也不會得到改善,大部分退伍軍人來自俄羅斯最貧困的地區,缺乏進入民用經濟領域所需的技能。
皮埃爾·布里昂松的結論是,一旦停止戰爭,俄羅斯可能會面臨一場嚴重的經濟危機,進一步加劇對軍工業的依賴和整個經濟的困難。
俄羅斯軍工業現在主要依靠來自俄羅斯國防部的訂單,在國際市場的份額急劇縮小,俄羅斯國防部要想給俄羅斯軍工業足夠的訂單,就必須維持戰爭,不管是對烏克蘭還是對其他國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