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一流”大學肩負著高質量人才培養的使命,其畢業生的深造情況更是成為衡量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指標之一。截至去年底,麥可思研究共統計了80所“雙一流”高校公布的2024屆本科畢業生升學、深造數據。其中,南開大學以62.79%的深造率位列全國第13位,這一數據印證了南開作為"學府北辰"的學術底蘊,也折射出該校在人才培養體系上的布局。
具體來說,南開大學實施 "強基計劃",采用"一制三化"(導師制、小班化、個性化、國際化)培養模式,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科學、歷史學、哲學等基礎學科領域為優秀學子提供頂尖教育資源。在本科教學中,設立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經濟、歷史、文學、哲學8個伯苓班,堅持“嚴入口、小規模、高水平”的原則,單獨建班。據悉,伯苓班已有的畢業生,整體深造率接近100%。
同時,在2024 年,南開與牛津大學啟動“南開-牛津中文獎學金項目”,資助優秀學子赴牛津學習深造,資助范圍涉及生命科學、醫學、藥學、化學、數學等多個學科。如今,南開大學已與全球331所知名大學和學術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在師生互訪、聯合培養、協同科研等方面開展高層次交流與合作。僅2024年就有531名學生進入哈佛、斯坦福等QS世界百強高校。
而南開大學在深造領域取得的顯著成就,既源于其獨樹一幟的教學模式和豐富的國際合作資源,也離不開學校對科研與教學平臺的持續傾注與打造。該校建有化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經濟學科虛擬仿真實驗中心等國家級平臺,為學生提供先進的實驗設備和模擬環境,促進了學科間的交叉融合與創新。
在此基礎上,南開大學還進一步加大對文科發展的支持力度,設立“南開大學文科發展基金”,每年專項籌集資金達1000萬元,重點用于支持新文科項目的建設,旨在推動哲學、歷史學與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交叉融合。在這一目標的引領下,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本科生的保研率已逾三成,眾多佼佼者更是遠赴海外求學,從而進一步拓寬了他們的職業發展路徑。
當然,南開大學不僅注重學生的學術深造,還重視學生的就業質量。地處京津冀核心區,南開共享北京優質教育資源,同時享受天津"海河英才"政策。2024年畢業生落戶補貼申領量居全市首位,就業單位涵蓋中科院院所、金融街頭部機構等,就業質量優異。
基于此,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高度評價南開大學的人才培養模式,指出其獨特之處在于‘三個結合’:傳統優勢學科與新興學科的融合,本土培養與國際視野的結合,以及學術能力與實踐能力的互補。這種培養模式既保證了學術深度,又提升了就業寬度,為學生提供了全面而深入的學習體驗。
對于考生和家長而言,選擇南開大學不僅是選擇一所高深造率的學府,更是選擇一種“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的成長范式。南開大學以深厚的學術底蘊、卓越的教學質量、廣泛的國際合作和優質的就業資源,為學生提供了全面發展的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