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網》韓宜珈
從實控人被取保候審,到實控人離婚案涉及金額高達4.2億,金圓股份這段時間可以說是風波不斷。
近日,金圓股份發布公告顯示,上市公司收到公司實際控制人之一趙輝的通知,獲悉趙輝和潘穎已通過協議離婚方式辦理解除婚姻關系手續,就股份分割等事宜做出相關安排。上述事項將導致公司實際控制人及股東權益發生變動。
公告顯示,根據趙輝和潘穎簽署的《離婚協議》約定,趙輝將其持有的公司6613.76萬股股份,通過證券非交易過戶的方式分割至潘穎名下;將持有的金圓控股7.67%股權過戶至潘穎名下。
按照公告發出日金圓股份的股價4.96元/股,可以粗略推算潘穎此次獲得的股份市值達4.24億元。
除了“天價離婚案”,公司實控人趙輝不久前還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被金華市公安局取保候審,短短幾個月,金圓股份的高層變化引起了一系列的蝴蝶效應。
實控人生變
最初在2024年9月,金圓股份公告顯示,公司董事會收到董事、董事長、總經理趙輝的書面辭職報告,趙輝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董事、董事長、總經理等職務,辭職后趙輝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高層的突然離職,無疑讓市場對企業的變動產生擔憂,彼時金圓股份還在忙著補選董事,然而兩個月后,金圓股份又發布一則公告,公告顯示,公司及實際控制人之一趙輝分別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及趙輝立案。
2024年12月,金圓股份又公告稱,金華市公安局決定對趙輝取保候審,期限從2024年12月10日起算。一個月后,金圓股份公告稱,相關當事人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吉林監管局出具的《關于對趙輝、方光泉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
根據警示函披露,在2023年10月至12月,趙輝組織、策劃、安排方光泉等人進行資金流轉,以支付貨款名義將金圓股份4.07億元資金轉至供應商,占金圓股份當時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8.36%,最終上述資金流入金圓股份控股股東金圓控股,用于償還金圓控股欠金圓股份的往來款。
監管部門認為,上述行為構成對金圓股份非經營性資金占用,且金圓股份遲至2024年4月19日才通過臨時報告披露上述相關情況,未及時依法履行信息披露義務。監管部門決定,對趙輝、方光泉分別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實控人被調查立案的同時,趙輝還和妻子潘穎辦理離婚,在今年3月,通過離婚,趙輝旗下近4億的股份“轉移”到了潘穎手中。
具體來看,離婚前,金圓股份實際控制人趙璧生、趙輝父子通過直接和間接方式合計持有公司3.02億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38.85%。其中趙輝直接持有公司6613.76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8.505%),股份來源于上市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股份;通過持有金圓控股7.67%股權而間接持有公司股份。潘穎未持有公司股份。
離婚后,趙輝將不再持有公司股份和金圓控股股權,不再為公司實際控制人。而潘穎直接持有公司6613.76萬股股份,持有金圓控股7.67%股權。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將由趙璧生、趙輝變更為趙璧生。
在這個節骨眼上離婚,市場上不少人都認為這是趙輝“轉移財產”的一個手段,雖然潘穎承諾短期內不減持,但對企業來說,公司的股權情況仍然岌岌可危。
主營業務頻繁更換
金圓股份這些年的發展,可以說是非常“百變”。三十年的發展歷程中,涵蓋輕工業、環保業務、房地產、新能源多個領域。
作為國內最早的一批上市公司,金圓股份前身吉林輕工股份有限公司在1993年上市,是一家以熟料、水泥產品及商品混凝土生產、銷售,建筑材料制作及技術服務等為基本主業的建材公司。不久后公司主營業務第一次變化,由貿易向工業實體轉型,開始生產和銷售不銹鋼制品,同時涉足房地產開發、物業管理以及金融證券等業務。
2004年的時候,許華控制的蘇州市光華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成為其控股股東,公司地產業務從東北地區轉向江蘇地區。金圓股份開始在江蘇地區開展房地產業務,在此后的很長一段時間,房地產成為金圓股份的主營業務。2005年公司更名為吉林光華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財報顯示,房地產業務占營收比重達96.64%。
也是在2012年,趙璧生、趙輝父子以1.26億元的價格取得了金圓股份的實際控制權。趙氏父子此前主要深耕水泥行業,入股公司后,先后在2012年、2014年購買青海湖和青海互助金圓水泥有限公司100.00%的股權,同時于2014年出售了房地產業務。金圓股份由主營房地產又回到了建材行業。
2015年,金圓股份縱向延伸建材產業并開始謀劃環保戰略轉型;2016年,公司通過發布非公開發行方案,全面啟動環保轉型,并于2018年更名為“金圓環保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金圓股份提出調整優化環保產業規劃,開拓發展資源化綜合利用;2020年,公司開展有色金屬高純材料生產及鈷鎳等新材料深加工業務。
2021年,金圓股份涉足新能源材料領域,致力于成為以鋰資源產業鏈為核心,固危廢資源化處置和稀貴金屬綜合回收利用并重的新能源材料主流供應商;到了2022年,金圓股份主要業務分為建材、環保及新能源材料三個部分,并退出水泥建材行業。最新公司資料顯示,公司主營業務為環保業務、新能源材料業務。
雖然頻繁更換主營業務,但是金圓股份的經營情況卻不容樂觀。在2022年,公司就曾出現由盈利千萬到虧損兩億的“烏龍事件”。最初金圓股份在《2022年度業績預告》中披露,預計盈利1300萬元至1800萬元,上年同期為盈利8600多萬元。然而受房地產景氣度及疫情影響,公司的水泥業務出現量價齊跌的情況,環保業務也不容樂觀,營業利潤面臨下滑。
但2個多月后,金圓股份發布修正之后的業績預告數據顯示,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虧損1.9億-2.3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更是預計虧損5億元-5.5億元,相比去年同期下滑近4000%。
經歷這一次風波,金圓股份也是“元氣大傷”。2022年和2023年,金圓股份營業收入分別為56.10億元和28.44億元,同比分別下滑36.60%和49.31%;凈利潤分別為-2.11億元和-6.78億元;扣非凈利潤分別為-5.31億元和-7.57億元,連續虧損。近三年,金圓股份扣非凈利潤累虧15.78億元至16.38億元。
最新業績預告顯示,2024年,公司預計凈利潤盈利4000萬元至6000萬元,扣非凈利潤虧損2.9億元至3.5億元。
金圓股份這些年的發展“變化大于計劃”,隨著趙輝退出實控人行列,公司實控人僅剩其父趙璧生一人。而這父子倆此前曾出現戰略分歧,且新任董事長邱永平與總經理連長云均為外部空降。不知未來,實控人和外部管理人員的磨合能否順利,金圓股份的發展還將迎來哪些變化。(思維財經出品)■
金圓股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