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9月的一個深夜,韓國東海岸江陵市附近的海域籠罩在濃重的黑暗中。漁民金大植像往常一樣準備夜捕,但這次他卻覺得氛圍有點不對,隱約看到一個巨大的黑色輪廓正隨著波浪起伏。隨著距離越來越近,金大植的瞳孔驟然收縮——那是一艘潛艇!
更令人震驚的是,潛艇的桅桿上飄揚的不是韓國國旗,而是朝鮮的旗幟。盡管如今俄烏沖突和巴以沖突愈演愈烈,備受全球矚目,但是朝鮮半島問題仍然是全球最危險的熱點之一。
提到朝鮮,很多人想到的是社會主義和金氏家族,以及與韓國的恩怨糾纏。
在外界看來朝鮮是神秘的,無數軍事學家都曾對朝鮮的軍事實力有過估計,而1999年爆發的江陵事件可以說將這個舉世聞名的小國再次暴露于公眾視野。
朝鮮:刀鋒上行走的小國
朝鮮半島本是一個整體,無所謂朝鮮與韓國之分。只是1945年日本投降后,朝鮮半島以北緯38度線為界,北部由蘇聯托管,南部由美國托管。 這就由霸權和意識形態的不同而形成了兩個陣營。
1948年9月,金日成在蘇聯支持下成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DPRK),實行社會主義制度。與此同時,韓國(大韓民國)成立實施資本主義。自此以后朝韓雙方都希望以自己為主,統一朝鮮半島。
1953年朝鮮戰爭停戰后,朝韓雙方未簽署和平條約,理論上仍處于戰爭狀態。
朝鮮半島維持軍事分界(DMZ),成為全球軍事對峙最嚴重的地區之一,這也是冷戰的象征。
美國給予韓國的武器,軍事援助讓朝鮮感到危機,于是朝鮮長期維持“先軍政治”,軍費占GDP比例極高(約25%)。甚至將目光投向了核武器,目標就是對抗美韓軍事威脅。
而為什么是1996年爆發了江陵事件?這就要說到1990年代中期朝鮮的危機了。
1994年7月8日,朝鮮發生了一件大事。建國領袖金日成突然去世,這個統治朝鮮近半個世紀的"太陽"隕落,給朝鮮政局帶來了巨大震蕩。接替他的是他的長子,金正日。他留給長子的并非是太平局面。
1990年代中期朝鮮正經歷"苦難行軍"(大饑荒),經濟崩潰導致民意洶涌。而韓國1993年首次民選總統金泳三上臺,對朝政策趨硬,他不僅叫停對朝秘密援助項目,而且允許美軍在韓部署"愛國者"導彈 。
朝鮮將韓方此舉視為"挑釁",正需要合適的時機來測試韓國真正的防御能力和反應速度。
金正日由此想到一招:通過一次強硬的試探來轉嫁危機,維持國內穩定。這一招可以說屢見不鮮,英阿馬島戰爭也是如此。
但是此時美朝簽訂了《朝美框架協議》。根據協議,朝鮮同意凍結寧邊核設施,換取美國提供重油援助和輕水反應堆建設。 這次至關重要的危機轉嫁,必須要達到非常明顯的效果才能造福國內。
如果無法依靠核威懾,那就必須證明,常規力量依舊強大無比,金正日將這次任務交給了朝鮮特種部隊。
江陵對決
朝鮮特種部隊堪稱當今世界最神秘、規模最龐大的特種作戰力量之一。其前身可追溯至20世紀50年代朝鮮戰爭期間組建的人民軍偵察小分隊。盡管在尖端裝備上可能遜色于西方頂級特種部隊,但其組織和意志力遠勝于西方。
它的特工執行能力極強,如1968年青瓦臺襲擊,31名特工滲透至距韓國總統府800米處。正如脫北特工金東植(化名)所言:
"我們不需要比導彈更準,只要比對手更能忍受地獄就夠了。"
朝鮮在等待一個時機,一個一鳴驚人的時機。
1996年美韓"乙支焦點透鏡"聯合軍演,作為回敬,9月,朝鮮軍方啟動了一項代號為"東海黎明"的絕密滲透計劃。
26名精銳特種兵被選中執行朝鮮人民軍歷史上最大膽的潛艇滲透行動——乘坐小型潛艇潛入韓國東海岸的江陵市,搜集美韓軍事部署情報,并伺機實施破壞活動。這次行動在特殊的時代具有著維持國家安全和穩固國家穩定的使命,所以難度系數也極高,非常危險。
在9月13日召開完最后一次會議后,26人都寫下效忠誓言,保證只有在“完成金正日將軍下達的任務”后才能返回。
為何地址選在了江陵?
首先,江陵的東海岸地形復雜,多懸崖、洞穴,便于隱蔽登陸。
其次毗鄰韓國東海艦隊主要基地注文津港,能夠獲取有用情報。
最后,那就是歷史經驗的加成,1985年朝鮮曾成功通過漁船向該地區滲透3名間諜未被發現,這也給行動注入了巨大信心。
1996年9月15日夜,潛艇從元山港秘密出航。他們白天潛坐海底,夜間通氣管狀態航行,并且能夠做到全程保持無線電靜默,僅通過星光導航。這在現在看來是幾乎不可想象的。
由于技術落后,信息跟不上時代 ,最讓人無奈的是,朝鮮竟然還使用的是1950年代日本殖民時期測繪數據,相當于整整四十年技術空白。
在這種情況下,朝鮮特工很難不暴露出破綻。9月17日凌晨,潛艇在江陵市巨津里海岸3公里處擱淺。艇長緊急向平壤發送加密電文"橡樹倒下",獲得棄艇指令 。
朝鮮士兵銷毀機密文件后,26人分三組登陸, A組按原計劃向內陸滲透偵察 ,B組則沿海岸線北上試圖返回朝鮮 ,C組(8人)留守銷毀潛艇設備。看到這里,想必朋友們對朝鮮的技術落后是有所領教了,那么技術相對先進的韓國呢?
韓國的表現更讓人大跌眼鏡。由于初期被誤判為普通走私案,軍方反應延遲近一小時。 韓軍東海艦隊也未能及時啟動聲吶陣列來搜捕敵人,過度依賴直升機搜索。
出了這么大的事情,韓國也未封鎖民間通訊,導致朝鮮士兵竊聽韓軍電臺調整行動路線。等部隊趕到時,只發現沙灘上雜亂的腳印和被遺棄的潛水裝備。這一關鍵延誤,使得26名朝鮮特種兵得以潛入內陸,拉開了持續百天的驚心動魄的追捕序幕。
生死追捕
韓國投入總兵力達4萬人(含第23步兵師、特種部隊,這是非戰爭時期韓國投入的最大的軍事力量,用來尋找26個朝鮮士兵。與此同時韓國設立三層封鎖線(海岸線、公路網、山區)。
然而朝鮮特種兵靠著專業能力在韓國頑強生存,A組在五臺山擊斃3名韓國警察,并且制作的野外陷阱,竹簽陣,詭雷等等。
朝鮮士兵作戰意志堅定且行蹤不定,讓韓方難以實施定向抓捕,終于在十月十七日, B組在束草附近被包圍,6人自殺,2人突圍。
如此又延續了一個多月,11月28日韓國特種部隊在海拔1,200米處擊斃A組5人,可以說已經是現代特種兵潛伏的奇跡。韓方現場發現朝鮮特種兵的AK步槍彈匣僅剩1發子彈(用于自盡),每人攜帶200克鹽,是他們的最后生存物資。
12月,最后2名朝鮮士兵(樸中尉、金成浩)在軍事分界線以南5公里處被圍 金成浩以自殺式攻擊掩護,樸中尉穿越雷區返回朝鮮。
風波過后,決然的擁核之路
1996年江陵的硝煙早已散去,但是這場震撼軍事與政治研究的事件卻永遠留在了半島風云歷史中。朝鮮特種兵用24條人命換來了“1:1538”的懸殊戰損比,成功讓韓國4萬大軍與他們在韓國本土玩了一場世界矚目的“捉迷藏”。
毫無疑問,朝鮮士兵的勇氣和毅力超乎尋常,對祖國的忠誠無可否認。但他們的作戰裝備對比韓美而言,實在是太不足看了。
朝鮮用200克鹽和最后一顆子彈,向世界顯示了它出色的單兵作戰能力和軍事化組織能力。
但是,朝鮮人民樂見于這場慘勝嗎?朝鮮人民通過那些犧牲的英雄人民,真正意識到了一個血淋淋的事實:在這個武器為王的時代沒有核武器的朝鮮,再精銳的特種部隊也只是炮灰。
于是,朝鮮不再執著于美朝關系的破冰,愈發警惕美國在世界各地大肆干擾其他國家的行為。與此同時,對蘑菇云的渴望再次在這個沒有安全感的國家心中升起。
1998年寧邊的核設施重啟,2003年1月朝鮮發表聲明宣布正式退出NGT,第二次朝核危機正式爆發,2006年朝鮮核試驗成功,這個消息震驚了西方,美國更是不斷叫囂其是和伊朗,伊拉克并列的“邪惡軸心國”。
2009年,韓國李明博上臺,朝鮮和美國,韓國關系同時惡化,同年,朝鮮制定了旨在做永久核大國的c計劃,朝鮮已經看清了美韓兩國的敵對與反復無常,決然將軍事作為維護自身國家安全的王牌。
如今,俄烏與巴以的戰火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但請朋友們記住:朝鮮半島的冷戰從未結束。
那些藏在洞穴里的潛艇、雷區旁的腳印,仍在提醒著世人,這里的和平,是短暫的。在小國沉默的怒吼里,核彈的倒計時從未停止。就像中國那句老話:尊嚴只在劍鋒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范圍內。
參考文獻及信源
[1]潘瑩.朝鮮核政策的演變及趨勢研究[D].中共黑龍江省委黨校,
2023.DOI:10.27473/d.cnki.gzhld.2023.000037.
[2]張慧智.朝鮮安全政策與朝鮮半島危機[J].朝鮮·韓國歷史研究,2015,(00):443-456.
[3]林穎清,郟耀乾.淺析朝鮮潛艇部隊現狀與潛艇戰能力[J].艦載武器,2009,(07):49-5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