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西安。
網上有句段子怎么說來著:人們對西安的探索不足20%!
前段時間去了趟臨潼區,又發現了一個超級小眾冷清的景點:這里是一座名人古墓,墓主人人盡皆知;這里也是一座博物館,看點豐富,值得一去!
這里就是——扁鵲紀念館。
扁鵲,春秋戰國時期的一位名醫。他是中國傳統醫學的奠基人,中醫針灸、脈學的鼻祖。著名的中醫四診法“望聞問切”,就是由扁鵲開創的。
這里要多說一句,其實扁鵲的原名叫秦越人,因為他的醫術高超,所以當時人們便借用神話中黃帝時期的神醫“扁鵲”的名號來稱呼他。結果到了后來,扁鵲也就成為他的專屬名稱了。
說扁鵲是中國家喻戶曉的人物,應該沒幾個人反對吧。但如果說扁鵲就葬在西安臨潼區,可能就真沒幾個人知道了!
前段時間華清池《長恨歌》演出20周年,我受邀請參加活動。演出時間是晚上,我尋思著既然來了臨潼,就在周邊逛逛。查了下導航,發現有個扁鵲紀念館,于是便決定來逛逛。
地鐵9號線開通之后,來臨潼就方便多了。
扁鵲紀念館的具體位置在臨潼區代王街辦的南陳東村,“地鐵+公交”的方式就能直接到景區門口,自由行也挺方便的(詳細交通攻略我會放在文章最后)。自駕游直接導航就可以,景區門口有一個挺大的停車場,來這里停車、參觀都是免費的。
來之前,我是抱著拜謁先賢的心態來的。
你想想,一個2400多年前的戰國名人墓、一個免費的紀念館,位置還在偏僻的鄉村……能有幾個游客,又能有多大的規模?
結果到了扁鵲紀念館,我發現這里比想象中的規模要大許多、看點也要豐富許多。如果你是位人文旅游愛好者,還是值得來逛逛的。
整個紀念館圍繞扁鵲墓,是一個三進式的仿古建筑群落,主要建筑從南至北依次由石牌坊、門殿、神醫殿、東西配殿和扁鵲堂組成,院落寬闊,布局規整。
神醫殿前,是一尊手持拐杖、腰懸藥壺、長須飄然的扁鵲銅像,讓人不由得肅然起敬。
神醫殿主要介紹扁鵲的生平和在中國醫史上的地位、成就與貢獻等,此外還對扁鵲紀念館的發展歷程做了簡要回顧。
紀念館的恢復建設和我國現代著名中醫學家米伯讓有很大關系,所以在神醫殿展廳內的介紹墻上,也特意指出了“在紀念扁鵲的同時,我們應深深地懷念一代大醫米伯讓先生”。
神醫殿的后面就是扁鵲墓,墓不大,青磚包砌,周邊有幾通石碑。
扁鵲是春秋戰國人,當時他周游列國、行醫治病,來到秦國被害死在這里,所以扁鵲的真身埋葬在了臨潼,距今2400多年。
扁鵲墓的兩側是一片杏林,里面塑有中國十大名醫的塑像。兩旁則是東西展廳,東展廳是“中國古代醫史”展;西展廳是“中國古代十大名醫”展。
主要展示了古代藥物標本以及與醫藥有關的器具和醫學著作等,以及中國古代十大名醫的生平往事等等。感覺逛一圈下來,對中國中醫藥文化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針灸銅人,高度與正常成年人相近,銅人體內雕有臟腑器官,表面鏤有穴位。據說這就是古代用于針灸教學的人體模型。
野生千年靈芝長這樣。
野生鹿茸。
最特別的是,這里還有千年太歲(肉靈芝)——傳說中的長生不老藥。
我幾年前去河南王屋山旅行的時候,在王屋山“天壇極頂”總仙宮(傳說軒轅黃帝祭天之地)里見過過紫金色的萬年“太歲”,當時覺得非常神奇。
沒想到在咱們西安,竟然也有“太歲”啊。
最后一座大殿是扁鵲堂,里面有中醫坐診,還有一些手工研學的課程等。
除了展廳,扁鵲紀念館里還有一道風景——隨處可見的“處方碑”。
據說這些都是民間良方,而且都是邀請中醫專家驗證過的。給大家發兩個城市久坐人群需要的方子哈哈~
原本打算來扁鵲紀念館隨意逛逛,沒想到一逛就是2、3個小時,看點還是蠻豐富的。
有時間,你也來逛逛吧!
哦對了,距離扁鵲墓幾百米的地方,還有一座名人古墓(也是上過教科書的家喻戶曉的人物)。有人知道是哪里嗎?
最后還是說一下旅游實用信息,想來的朋友可以參考:
坐標:西安臨潼區代王街辦的南陳東村·扁鵲紀念館
門票:免費,刷身份證入館
交通:自駕游直接導航,自由行坐地鐵9號線到“東三岔”站,C口出站后馬路對面對“臨潼-鐵爐”的公交車,到扁鵲紀念館(南陳村)下車。公交車沒有報站的,上車和司機師傅說一聲,直接停在景區門口的,公交車費4元。
想了解更多冷門、好玩的旅游地,歡迎大家關注“小漁的行旅日記”。和小漁一起發現世界更多美景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