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四月芳菲盡
采茶踏青正當時
草木茂盛
蜱蟲也進入了繁殖高峰期
給人們的健康帶來了潛在風險
清明假期
杭州的葉女士帶著10歲女兒樂樂
前往野外游玩
樂樂在山野間玩得興起
甚至在草叢里打起滾
回家時
葉女士發現樂樂的眉尾多了顆“黑痣”
湊近一看
竟是只“蟲子”在吸血
她趕緊將其從女兒頭上撥下
見沒什么明顯傷口
便簡單用水擦了一下
圖源:杭州市中醫院
不久后
樂樂臉上腫起大包
還突發38.5℃高燒
經醫生檢查
咬傷樂樂的“罪魁禍首”正是蜱蟲
↓↓↓
昨天(4月8日)
唐山市疾控中心赴遵化市娘娘莊鎮
開展蜱蟲監測專項督導工作
工作人員前往蜱蟲經常棲息的
城市公園、景區
深入村莊周邊草地、農戶牲畜飼養棚
現場演示布旗法拖蜱
對農戶家飼養的牛、羊、狗等
牲畜體表進行寄生蜱檢查
唐山疾控發布重要提醒
那么,什么是蜱蟲?
如何防范蜱蟲叮咬?
01
什么是蜱蟲
蜱俗稱狗豆子、草癟子、草爬子、壁虱等,是一類體表寄生的吸血節肢動物,一些種類可侵襲人體。通常出沒在草叢、灌木叢、森林等植物茂密的地方,以及動物體表。
在戶外遛狗、露營、園藝、采茶、耕種都可能會與蜱蟲親密接觸,也有人在院子或社區里被蜱蟲叮咬的先例。
蜱蟲的可怕之處在于它可以傳播多種疾病,被蜱蟲叮咬后,可能會出現高熱、頭痛、嘔吐、腹瀉等癥狀,很多人會誤以為是感冒發燒,結果耽誤治療。如果被攜帶新型布尼亞病毒的蜱蟲叮咬,可能會引起“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簡稱“發熱伴”,以發熱、血小板減少和白細胞減少為主要臨床表現,部分患者可因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02
如何預防蜱蟲叮咬?
1、游離蜱防治技術:
(1)個人防護:
進入有蜱地區,要穿“五緊服”,長襪長靴,戴防護帽。裸露的皮膚、衣物和帳篷表面應涂抹、噴灑驅避劑,兒童應按說明書使用驅避劑。兩個月以上的孩子可以使用避蚊胺、派卡瑞丁、驅蚊酯;三歲以上的孩子,還可以選擇檸檬桉油。這幾種都對防蜱蟲有效。離開時應相互檢查,勿將蜱帶出疫區。
(2)環境治理:
清除灌木雜草,清理禽畜圈舍,堵洞嵌縫,以此破壞蜱類孳生小環境,還包括捕殺野生嚙齒動物,消滅或減少病原體的保存宿主。
2、寄生蜱防治技術:
(1)物理防治:
如果蜱發生數量較少,并且人力充足的情況下,可以采取人工捉捕的方式消滅蜱蟲。捉捕蜱蟲時應使用尖嘴鑷子在貼近皮膚的位置沿垂直方向將其拔出,如果在此過程中造成皮膚損傷,要及時對傷口進行止血處理,并使用碘酒和酒精進行消毒,防止破損部位的皮膚發生感染。
(2)化學防治:
考慮到寄主的敏感性,建議選擇專門的獸藥或毒性較低的藥劑進行寄生蜱的化學防治。
03
被蜱蟲叮咬正確做法
● 先用酒精涂在蜱蟲身上;
● 再用小鑷子貼近皮膚的位置輕輕夾住蜱蟲頭部,垂直皮膚方向把蜱蟲拉出;
● 隨后用碘酒或酒精消毒被叮咬的部位。
注意:
被蜱蟲叮咬后,不要通過拍打、生拉硬拽或煙頭燙等方式“硬拔”。因為被蜱蟲叮咬后如果“硬拔”,容易讓蜱蟲的口器和頭部殘留在體內,導致病原體感染;如果“硬拔”時不慎捏破蜱蟲,接觸到蜱蟲體液的部位也可能感染病毒。
蜱蟲雖小,危害不小
提醒大家
被蜱蟲叮咬后
部分疾病的潛伏期可長達一個月
如果在清除蜱蟲后
的幾個星期出現發熱、皮疹、
乏力、肌肉酸痛、頭痛等
不適癥狀,應及時就診
來源:唐山疾控、杭州市中醫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