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7月,在上海的一次有趙丹、羅稷南等文藝界著名人士參加的座談會上,主席關心地問起:演《漁光曲》的王人美來了沒有?就是在這次座談會上,魯迅公子周海嬰在《魯迅與我七十年》一書中說,羅稷南向主席大膽提問:“要是今天魯迅還活著,他可能會怎樣?”主席的回答被某些人嚴重歪曲。
王人美、原名庶熙,1914年11月8日生于長沙,祖籍湖南瀏陽。其父王正樞,在湖南一師當老師時,毛澤東、周世釗等均是其學生。所以論起來,王人美算是主席的小同鄉、小師妹。
王正樞當時是很有名的數學老師,對自己的弟子毛潤之很是偏愛,經常在自己的孩子們的面前夸他。王人美的幾位哥哥又與潤之是同學,所以他們之間的關系也就非同尋常。
當時的潤之數學“偏科”。1915年暑假、留校補習時,就吃住在王正樞的家里。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和他的二十四位老師》中有記載:抗日時期,主席在延安和當年同窗好友蕭三敘舊時,就談到此事,稱王人美的爸爸“是個知人善教的好老師!”
王人美
王人美和哥哥王人路(后)、王人藝(前)
上海灘八大明星
甚至,王人美還記得,主席當年在她家住時,還犯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錯誤:他臨睡前取水洗臉,罐里的水已經不多了,因為爐灶里還留有封好的火,所以罐里必須有些水,否則鐵罐會干裂。我們長沙這種灶很普遍,可是毛潤之缺乏這方面的常識,他舀干了水,不知道添水,結果第二天早上鐵罐炸裂了。易嫂在背后嘀嘀咕咕,說他是書呆子,連添水也不懂……
可惜的是,那次座談會上主席問起時,她正在生病、還非常嚴重,在醫院治療。
王人美的一生,經歷非常坎坷。她七歲喪母、十二歲喪父。1927年,跟著兩個哥哥來到上海,進入黎錦暉創辦的上海美美女校(即明月社)學習歌舞。黎錦暉為她改名為“王人美”,將她列入王家的“人”字輩,打破女性不入家族輩分的舊俗。
王人美因容貌秀麗、表演功底深厚,1931年被如日中天的上海聯華影業公司吸收、成為演員。1934年,她在蔡楚生編劇、執導的電影《漁光曲》中,飾演粗獷健美的漁家女小貓,創造了連滿八十四天的紀錄,并在次年的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上獲得榮譽獎。
這是我國第一部獲得國際榮譽的影片,為王人美贏得了很高的榮譽,讓她此后有了“野貓”之稱。此后,王人美和黎莉莉(錢壯飛之女)、阮玲玉、陳燕燕一道被譽為“聯華四大名旦”。
解放后,由于被人誣蔑與國民黨軍統首腦戴笠有來往,受到極大刺激,一度患上精神分裂癥;后來在反右運動中,又受到刺激,病情復發。但是,王人美還是出演了《青春之歌》等電影,在幾代人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王人美《漁光曲》劇照
葉淺予與王人美
王人美晚年曾口述過一本回憶錄,叫《我的成名與不幸》。在書中,她說:解放后,主席不忘師恩,對他們的家人格外關心。“毛主席后來接見了我二嫂,二嫂還告訴我,五十年代她買不到《毛選》,給毛主席寫了封信,毛主席就給她寄了一套精裝本。”
1980年,王人美中風,癱瘓在床。1986年12月,不慎摔跤,腦溢血后、成為植物人。1987年4月12日,在北京病逝。
在王人美的追悼會上,她的愛人心臟病發作被送進醫院。她的愛人是大畫家葉淺予(1907年3月31日-1995年5月8日)。王人美去世后,他回老家桐廬,指著山邊的一塊地對人說,他死后要葬在這里、把人美和他葬在一起。
往事如煙,此去經年;如去愿王人美前輩安息、并愿她和葉淺予先生在天上之靈繼續相親相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