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美國五角大樓近年來一直在著重力氣部署印太戰略計劃,與中國周邊國家進行軍事戰略合作,希望亞洲三國參與對華作戰。
日本和菲律賓,作為美國長期以來的盟友,早已被視為潛在的參與者,但其中一個國家越南的參與卻讓人意外,在中美關系日益緊張的今天,越南為何會被拉入這場可能的沖突中?
【美國對華戰略布局】
近年來,美國在對華戰略中采取了更為積極和激烈的姿態,五角大樓發布的《國防戰略報告》以及2023年《國家安全戰略》明確指出,中國是美國的頭號戰略競爭對手。
它的立場在美國國內外政策中得到了廣泛貫徹,在2022年,五角大樓首次提出“戰略競爭”概念。
強調中國在經濟、科技領域崛起,會在軍事和地緣政治上挑戰美國的全球主導地位,美國針對中國的戰略布局,明確涵蓋了軍事遏制、外交圍堵以及經濟脫鉤三大核心內容。
具體來說,美國強化了與亞太地區盟友的軍事合作,加強與日本、韓國、菲律賓等國的聯合軍事演習,并在這些國家駐軍。
美國的這一行動被視為構建“亞太軍事包圍圈”,目的就是確保中國在區域內的活動受限,此外,美國還通過加強對臺灣的支持,通過對臺軍售和強化“戰略模糊”政策。
它試圖在臺灣問題上持續施壓中國,為了應對中國日益強大的海軍力量,美國在南海、東海等戰略水域的存在感加強,加大了在這些地區的軍事巡邏。
在外交方面,美國通過強化與歐洲盟友的合作,推動“自由開放的印太戰略”,試圖將中國孤立在國際之外。
多個國際論壇中,美國政府多次批評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聯合歐洲及其他國家對中國的貿易政策進行施壓。
除了經濟外交上的圍堵,美國還加強了對中國的技術封鎖,美國商務部在2019年就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出臺了一系列限制中國高科技企業發展的措施。
美方學術界的觀點也越來越偏向對中國的遏制,國際問題專家基辛格曾公開指出了,美國見證了中國的崛起,美國的霸權主義讓它應對中國崛起采取“遏制”政策。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也多次發布報告,建議美國增加對中國的戰略壓力,加強與亞洲盟國的合作。
這些戰略意圖在落實,但問題也隨之而來,美國不一定能確保這些國家積極參與對華作戰,越南作為美國“潛在盟友”的角色,是否能在關鍵時刻作出選擇,參與到這一戰略之中?
【越南的戰略價值】
越南在地理上的位置,對于中國來說有著很重要的戰略意義,越南與中國接壤,橫跨中南半島,地理位置十分敏感。
它位于中國南海的西岸,控制著從中國南部到東南亞的海上交通路,南海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核心利益之一,越南對這一海域的主權聲索與中國發生了不少摩擦。
中國與越南的關系較為復雜,既有合作,也有競爭,特別是越南與中國在南海的爭端,在海洋資源的開采、領土的控制上,一直是兩國關系中的一個敏感問題。
近些年,除了菲律賓,越南在南海的活動也開始增多,還加強了與其他國家在南海問題上的聯合。
美國看到這一點,便抓住了越南在南海的爭議角色,意圖通過與越南的合作,在南海地區對中國進行牽制。
經濟方面,中國是越南最大的貿易伙伴,雙方的經濟聯系深度加深,在基礎設施建設和資源開發方面,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為越南提供了巨大的經濟支持。
從建國到現在,中國在越南的投資主要集中在交通、能源和工業等領域,這些領域的合作促進了越南的經濟增長,也使越南在某種程度上依賴于中國的經濟發展。
這種經濟依賴并未阻止越南尋求與美國的合作,越南在經濟上受益于中國,但在戰略上還保持著一定的獨立性,試圖通過外交手段平衡中美之間的壓力。
在南海問題上,越南與美國的合作加深,美國通過強化與越南的軍事合作,加強了它在南海的存在,借此加強對中國的戰略圍堵。
這場大國博弈中,越南擔任的角色非常微妙,它既不想完全倒向中國,也不愿意成為美國的“棋子”。
中國一直強調與周邊國家的和平發展,避免卷入不必要的沖突,但越南的傾向于美國,讓中國不得不警覺。
在南海及東南亞的戰略布防上,越南可能成為美國在亞太地區施壓中國的重要一環,與此同時,美國還在鞏固與菲律賓和日本的戰略合作關系。
【“橋頭堡”菲律賓】
在美國的亞太戰略中,菲律賓因獨特的地理位置讓它成為了美國在南海和太平洋地區的重要“橋頭堡”。
菲律賓地處第一島鏈的關鍵位置,掌握著連接太平洋與南海的重要航道,自冷戰以來,菲律賓便是美國在東南亞的軍事基地之一。
它們長期以來的軍事合作,讓美國能夠在該地區保持強大的軍事勢力,隨著中國崛起,菲律賓成為了美國遏制中國擴展的重要樞紐。
根據1998年簽署的《訪問部隊協議》,美國可以在菲律賓建立軍事基地,雙方會定期舉行聯合軍事演習。
這些軍事活動提高了菲律賓的防御能力,也增強了美國在亞洲的軍事存在,近年來,美國進一步推動“加強國防合作協議”的實施,允許美軍在菲律賓多個軍事基地進行軍事部署。
2023年,美國通過該協議加強了在菲律賓的軍事駐扎,讓菲律賓成為中美沖突中的一個重要軍事支點。
菲律賓的戰略地位和軍事合作讓它成為美國在亞太地區對抗中國的重要盟友,在南海問題上,菲律賓的角色更加重要。
南海是中國與多個國家爭議的焦點,菲律賓在該地區的軍事和經濟活動,直接影響著中國在該海域的戰略布局。
美國通過加強與菲律賓的合作,在海上巡邏和軍事部署方面,有效地制約了中國在南海的軍事擴展。
它還向菲律賓提供了先進的軍事裝備,支持菲律賓加強海上防衛能力,增強菲律賓在南海的軍力。
菲律賓的軍事能力本身相對薄弱,它現有的最大軍艦是滿載3000噸的“何塞·黎剎”級巡防艦,與中國龐大的海軍力量相比,顯得捉襟見肘。
盡管如此,菲律賓的地理位置、對美國的依賴以及與中國的爭議,讓它在戰略上具備不可忽視的重要性。
中國始終警惕菲律賓在中美關系中的搖擺態度,菲律賓與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存在分歧,但菲律賓的國內政治情況時常影響其外交選擇。
近年來,菲律賓政府在對華政策上呈現出一定的親美傾向,但它沒有完全排除與中國的經濟合作,在貿易和投資方面,兩國仍有廣泛的經濟互動。
中國對此保持警覺,密切關注菲律賓是否會在國際沖突中完全倒向美國,或者維持相對中立的立場,同時,我們不能忽視日本在美國戰略布局中的作用。
【日本的軍事角色】
作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核心盟友,日本的軍事角色一直備受關注,自二戰后,日本的軍力受限,憲法規定了“和平主義”原則,禁止它擁有常規軍隊。
隨著中國的崛起以及亞太地區安全環境的變化,日本的軍事政策發生了重大轉變,它通過強化與美國的軍事合作,突破憲法限制,建立起自衛隊,提升了其防御能力。
在防空、海上防衛、以及反潛戰等領域,日本自衛隊已具備了世界級的作戰能力,在海上和空中的聯合作戰能力上,已經成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重要支撐力量。
近年來,美國對日本的軍事要求越來越高,在臺海局勢緊張的背景下,美國希望日本能在應對中國的軍事威脅時發揮更大作用。
2023年,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公開表示,美國希望日本能夠參與對華的作戰,在中美沖突中承擔一定的軍事責任。
美國更是通過“美日安保條約”,明確表示如果發生戰爭,雙方將相互援助,確保日本的安全。
日本政府在此問題上的態度較為謹慎,首相岸田文雄公開表示,對于是否出兵臺海,日本將根據具體情況作出判斷,這一態度讓美國的戰略計劃增添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日本在軍力建設上的轉型,讓它在美國的亞太戰略中占據了重要地位,但日本的軍事自主性和對外軍事行動的選擇權仍然受到限制。
就算日本的防務力量已與美國保持高度一致,但是否會在關鍵時刻與美國一同出兵,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歷史上,日本民眾對軍國主義的記憶深刻,因此,盡管美國期望日本成為對抗中國的重要一環,但日本國內對是否參戰存在較大的反對聲音。
【結語】
美國想通過加大與日本、菲律賓和越南等國的軍事合作,在亞太地區形成對中國的戰略包圍,企圖通過加強區域軍事存在和外交聯盟,來遏制中國在全球日益增強的影響力。
這種做法不僅違背了國際法與地區國家的主權,也極大地干擾了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對中國來說,維護國家的領土完整與海洋權益是無可妥協的底線。
中國將堅定捍衛南海及臺海等敏感地區的利益,不容任何外部勢力干涉,對于美國將越南、菲律賓和日本等國拉入所謂的“圍堵圈”,中國有足夠的力量應對。
【參考資料】
2025年01月19日 09:00 來源:美中時報 《從特朗普到拜登:美國對華軍事新戰略》
北京大學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時殷弘:美國同盟和聯盟體系的對華軍事態勢現狀》
2025-01-09 來源:中國國際友好聯絡會《“印太戰略”背景下美日強化南海合作的舉措、動因與影響》
2024.08.01 來源:廣東國際戰略學院《大國競爭強度、美國對越承諾與越南對美追隨的演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