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是一塊革命的土地、英雄的土地、“新中國從這里走來”的土地。在這片紅色大地,燕趙兒女憑借大義凜然的革命氣節與熾熱的愛國情懷,譜寫了眾多感人至深的英雄贊歌。《開國大典》《地道戰》《小兵張嘎》等佳作,生動展現河北革命斗爭歷史,于紅色電影領域占據重要地位,成為革命傳統與理想信念教育的珍貴 “資源庫” 。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紅色河北” 新媒體平臺推出 “紅色電影里的河北” 系列專題。讓我們緊跟紅色經典電影步伐,打卡河北紅色圣地,追尋紅色印記,感悟革命精神。
“你老師這一輩子最驕傲的,就是把我變成了農民,把越來越多的農民變成了我。”這是電影《李保國》中一句感人落淚的臺詞,也是李保國本人說過的話。電影《李保國》講述了中國知名林業專家、河北農業大學教授李保國35年如一日,接力扶貧,科技富農,讓140萬畝荒山披綠,帶領10萬農民甩掉“窮帽子”,最終將生命獻給太行山的感人故事。現今,李保國先進事跡教育基地以珍貴的照片和實物再現了李保國以一生的信念、熱情、青春、智慧和汗水,35年植根太行、奉獻三農的新愚公精神。
李保國先進事跡教育基地
為了弘揚李保國精神,河北省邢臺市內丘縣在崗底村建立李保國先進事跡教育基地。基地面積1.9萬㎡。由李保國陵園、李保國先進事跡展覽館、太行植物科技館、李保國精神講習所等組成,是集會議、培訓、餐飲、住宿、展覽、瞻仰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紅色教育基地。
基地先后被掛牌授予“中共邢臺市委黨校(李保國干部學院)教學基地”“河北省中國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河北農業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全省關心下一代愛黨愛國教育基地”等29個教育培訓教學基地。
打卡點推薦
打卡點之一:李保國先進事跡展覽館
展覽館展示了李保國的光輝事跡,分為“太行赤子 初心源始”“農民教授 科技財神”“兢兢業業 忘我為民”等五部分內容,講述了李保國30多年來扎根邢臺窮山溝,和老百姓坐在同一條板凳上,讓邢臺140萬畝荒山披上了綠裝、10萬多名山區群眾脫貧致富的故事。
打卡點之二:展覽館序廳
進入展覽館序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李保國雕像和三面浮雕墻。雕像穿著標志性的灰外套,手里拿著發展藍圖,滿懷熱情的笑對大山、笑對生活。左側浮雕的背景是太行山,搭配飛鳥、仙鶴、煙云以及一輪明日,下方是李保國指導果農的場景;中間浮雕的背景也是太行山,中間有李保國的頭像,配以長城、華表、黨章以及黨員宣誓圖;右側浮雕展示的是李保國的學習和工作的場景,配以其學術著作和論文。
打卡點之三:李保國陵園
陵園位于崗底村鳳凰嶺上,四周綠樹環抱,坐北朝南的紀念碑為旗幟造型,左側為中國共產黨黨旗,右側是習近平對李保國的191字批示。紀念碑第一級層臺,樹有一座中國黑石臥式豐碑,高1.2米,長1.5米。短短969個字的碑文,訴說著李保國堪稱新時期共產黨人的楷模、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的豐功偉績。
打卡點之四:太行植物科技館
太行植物科技館位于李保國先進事跡展覽館前方,是河北省第一家以植物為主題的科技展館。一層展示八百里太行豐富珍貴的植物資源;二層講的是崗底村生態變遷史和一個好蘋果的故事。
轉載請注明來源紅色河北。
投稿請發送至郵箱hshbxczx@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