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本文之前,麻煩您先點個“關注”。這樣不僅方便您參與討論和分享,還能讓您有更深刻的參與感,非常感謝您的支持!
它曾是華為最親密的合作伙伴,一路陪伴華為從默默無名到全球知名企業。
可是,在2018年,當華為面臨巨大挑戰時,這家企業卻選擇站在對立面,幾乎讓華為手機業務陷入癱瘓。
這家公司就是與華為攜手18年后卻分道揚鑣的偉創力。
但華為最終挺過來了,并且在2024年實現了8600億銷售額的輝煌業績。
那么,當初背叛華為的偉創力,現在過得怎么樣呢?
一,曾經的伙伴
在華為走向國際化的道路上,有許多關鍵的人物和事件,其中就包括曾經的盟友——偉創力。
說起偉創力,它的歷史比華為還要悠久得多。
這家公司成立于1969年的美國硅谷,是一家專注于電子制造服務的企業。
到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隨著美國本土產業轉移的趨勢,偉創力敏銳地察覺到這一變化,成為了第一個走出國門并在海外設廠的美國電子制造商。
所謂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往往是勇敢者。
作為這樣的勇敢者,偉創力確實抓住了時代的紅利。憑借自身的技術實力和品牌影響力,再加上提前布局的優勢,其業務迅速擴展,涵蓋了手機電路板設計、通信工程、汽車配件制造以及物流等多個領域。
正因如此,當華為在2000年急需擴大通信設備生產能力時,雙方達成了合作。
這無疑是一次雙贏的合作。
華為因此獲得了更強的生產能力,抓住了市場機遇并快速拓展版圖。
而偉創力也從華為的合作中受益匪淺,以10%的營業額成為華為最大的美國供應商,利潤更是相當可觀。
根據數據顯示,在兩家公司關系破裂前,僅憑華為訂單,偉創力每年就能獲得25億美元的收入。
更值得一提的是,隨著華為逐步成長為中國的民族手機代表,偉創力也進一步打開了在中國市場的局面。
統計顯示,即使排除與華為的合作,偉創力2018年在中國的營收依然超過16億美元。
當時,偉創力的CEO邁克·麥克納馬拉自信滿滿地表示:“與華為的合作是全球化供應鏈的典范。”
然而,這一切后來都化為泡影,這是怎么回事呢?
二,暗箭傷人
大家應該還記得2018年發生的事情。
2018年12月1日,華為高管、任正非長女孟晚舟在加拿大溫哥華機場準備登機時,突然被加拿大警方逮捕。
當然,這背后真正的幕后黑手是美國。
不得不說,特朗普確實夠無恥,身為美國總統竟然玩起了綁架的游戲。
經過多輪博弈,直到2021年9月,孟晚舟才得以順利回國。
但實際上,當時華為面臨的局勢比孟晚舟個人更加危急。
從2018年起,美國便對華為展開了全方位的打壓。
在美國政府的壓力下,美國電信運營商AT&T、威瑞森,以及電子產品零售商百思買不得不終止與華為的合作。
隨后,澳大利亞、英國和日本也相繼宣布停止與華為在5G通信網絡建設上的合作。
而在非法拘禁孟晚舟之后,特朗普更是毫不掩飾地于2019年1月發布行政命令,禁止華為和中興在美國銷售產品,并于同年二月要求歐洲各國斷絕與華為的正常貿易往來。
當時的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明確表示:“使用華為技術的國家對美國構成了威脅。”
為了消除所謂的“威脅”,特朗普在5月大筆一揮,將華為及其70家附屬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實體名單”。
一時間,華為在美國的打擊下岌岌可危。
俗話說得好,患難見真情。
只有在低谷時期才能看出誰是真正的朋友。
就在華為艱難求生的時候,合作近20年的老伙伴偉創力卻選擇了背后捅刀。
在華為被美國政府列入限制名單不久后,偉創力未經任何通知,單方面叫停了旗下所有工廠與華為的生產項目。
雖然作為一家美國企業,響應政府號召或許情有可原。
但連一聲招呼都不打就直接甩手不干,是不是有些過分了呢?
還有更過分的事。
他們居然扣押了華為存放在其工廠里的物資,包括價值約7億元的1.4億顆芯片、200萬片電路板以及大量成品手機。
要知道,這些物資對于當時的華為來說,簡直就是救命稻草。
偉創力的這一舉動直接導致華為P30系列手機面臨斷供風險,至少三款新機型的發布被迫延遲。
這一刀捅得真是夠狠。
常言道,做人留一線,日后好相見。
但偉創力似乎完全不顧及多年的情誼,一心要把華為逼上絕路。
后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華為活了下來,那偉創力又如何呢?
三,自食其果
起初,華為其實是想和偉創力好好溝通的。
畢竟這么多年合作下來,有什么不能商量的呢?
然而,無論華為怎么努力,偉創力始終以遵守美國法律為由進行推脫,既不肯歸還扣押的物資,也不愿恢復生產,甚至還試圖敲詐勒索。
任正非也是商場老手,經過幾輪交涉后,他清楚地意識到偉創力已經不可信賴。
于是,他果斷采取行動,緊急召開會議,在與其他高層達成一致后,決定立即將偉創力踢出供應鏈。
隨后,華為迅速聯系了富士康和比亞迪,將原本分配給偉創力的訂單轉交給這兩家公司。
加上任正非的其他應對策略,華為成功度過了難關。
相比之下,偉創力的日子就沒那么好過了。
失去華為這個最大客戶后,偉創力的聲譽也受到了嚴重影響。
其他與中國企業有業務往來的公司也開始擔心會重蹈華為覆轍,紛紛選擇更換合作伙伴。
結果到了2020年,當華為以1.89億部的全球出貨量再次攀上巔峰時。
偉創力的凈利潤卻下降了61%,更糟糕的是,隨著比亞迪的崛起,偉創力僅剩的市場份額也被迅速搶占。
終于,在2020年底,幾乎無法再立足中國市場的偉創力,只能以3.68億人民幣的價格出售了花費18.4億建造的珠海工廠。
你以為這就結束了嗎?
2021年,由于失去了中國企業的信任,偉創力位于長沙的工廠也不得不在當年八月被出售。
截至2025年初,曾經占據中國代工市場23%份額的龍頭企業,如今只剩下不到5%的市場份額,并且還在持續萎縮。
同樣,偉創力的行為也讓所有中國企業明白了一個道理:別人終究靠不住,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結語:
打鐵還需自身硬。
無論是國家還是企業,要想走得長遠,就必須讓自己足夠強大,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
無數血淋淋的事實一次次提醒我們:父母有的、朋友有的,都不如自己擁有來得可靠。
只有依靠自己的雙手,才能真正實現豐衣足食。
文章信息來源:
鳳凰網:扣押華為7億多元物料 這公司報應來了 -
網易:報應來了!曾扣押華為7億物資、對華為落井下石,如今徹底垮臺
MSN新聞:美國禁止華為 特朗普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全面禁止華為
新京報:價值7億!偉創力曾扣押華為物料設備 或被列不可靠清單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