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宋哥窯青釉雙管瓶
特征:此瓶乃宋代哥窯瓷器之瑰寶,造型別致典雅。口徑 8厘米,底徑 7厘米 ,高 15.5厘米 ,比例精妙。瓶身線條流暢自然,腹部圓潤豐腴,盡顯柔和之美。頸部兩側對稱設有雙管,似為瓶身增添古樸莊重之態,又具靈動韻味,使整體造型更顯層次與變化。瓶體通施青釉,色澤溫潤似玉,呈現出獨有的柔和淡雅天青色,靜謐而深邃。釉面自然開片,紋理縱橫交織,構成獨特冰裂紋效果,深淺裂紋與青釉彼此映襯,如天然畫卷,韻味無窮。開片間,典型的 “金絲鐵線” 特征尤為奪目,黑色粗紋與黃色細紋相互交織,恰似金絲鐵線縱橫于玉質表面,這一獨特裝飾之美,正是哥窯瓷器的魅力所在與身份標識。
口徑 8厘米,底徑 7厘米 ,高 15.5厘米
底部可見 “丙” 字紅款,周圍環繞金色御題詩,為乾隆四十年(1775 年,乾隆乙未年 )春御題,原詩為“色暗紋彰質未輕,哥窯因此得稱名。雅如法護僧彌矣,生一居然畏后生”。
“色暗紋彰質未輕”:生動描繪了哥窯瓷器色澤深沉、開片紋理鮮明且質地堅實厚重的特點,點明這種獨特外觀是哥窯得名之由;
“雅如法護僧彌矣”:以東晉高僧法護和王珣(僧彌 )作比,盛贊哥窯瓷器的高雅氣質;
“生一居然畏后生”:用章生一創哥窯的典故,表達對其高超技藝的敬畏。
乾隆帝常于喜愛的古董瓷器上題詩,這些御題詩對研究瓷器文化、宮廷審美及乾隆帝個人喜好意義重大。
底部可見 “丙” 字紅款,周圍環繞金色御題詩
收藏價值:宋代哥窯瓷器向來是瓷器收藏中的頂級品類,此瓶集宋代哥窯高超制瓷技藝與皇家文化內涵于一體,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加之其保存狀態相對完好,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是收藏家夢寐以求的珍品。
歷史意義:宋代哥窯作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代表了當時制瓷業的高超水平。此瓶反映了宋代宮廷的審美情趣和文化追求,對于研究宋代宮廷文化、制瓷工藝以及社會風貌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歷史文化傳承的重要實物見證。
藝術價值:在藝術層面,其造型簡約而不失大氣,線條優美流暢,體現了宋代瓷器追求自然、質樸、含蓄的美學理念。青釉的色澤與開片紋理相得益彰,尤其是 “金絲鐵線” 的獨特裝飾,營造出一種獨特的藝術美感,給人以古樸、雅致的視覺享受,具有極高的藝術感染力。
稀缺性:宋代哥窯瓷器產量本就有限,流傳至今的更是鳳毛麟角。此瓶作為宋代哥窯瓷器中的精品,歷經歲月滄桑仍保存較好,稀缺程度不言而喻,在市場上極為難得。
市場行情:由于宋代哥窯瓷器的稀缺性和珍貴性,在拍賣市場上一直備受矚目,價格屢創新高。隨著收藏市場對古代瓷器的關注度持續提升,此瓶的市場行情有望持續向好,具有廣闊的升值空間。
結論:這只宋哥窯青釉雙管瓶,無論是從工藝、藝術、歷史還是稀缺性等方面來看,都堪稱宋代瓷器中的瑰寶。它不僅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更是歷史文化的珍貴遺產,在收藏領域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和重要地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