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參議院財政委員會聽證會上演了一場火藥味十足的交鋒。美國貿易代表賈米森·格里爾在國會山遭遇兩黨議員輪番"圍攻",這場持續數小時的聽證會不僅暴露出美國貿易政策的混亂,更揭示了白宮在對華戰略上的嚴重缺失。民主黨參議員羅恩·懷登的尖銳批評直指問題核心——"對中國,我們壓根就沒有戰略"。
這場聽證會的背景極具戲劇性。就在一周前,特朗普政府宣布將對全球57個貿易伙伴加征11%-50%不等的關稅,其中對中國商品更將實施高達104%的復合關稅。這一決定立即引發全球市場震蕩,標普500指數自去年4月以來首次跌破5000點大關,較2月高點下跌18.9%,距離技術性熊市僅一步之遙。更令人擔憂的是,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單日暴漲5%,創下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單日波動,反映出市場對貿易戰升級的深度恐慌。
聽證會上,格里爾試圖為政府的關稅政策辯護,聲稱"近50個國家已主動尋求談判"。但這一說法遭到議員們集體質疑。北卡羅來納州共和黨參議員湯姆·蒂利斯憤怒質問:"如果這些政策被證明是災難性錯誤,我該去掐誰的脖子?"這位向來支持特朗普的議員罕見地公開表達不滿,暗示共和黨內部對貿易戰的不滿情緒正在積聚。艾奧瓦州共和黨元老查克·格拉斯利更直接批評"國會將過多貿易權力賦予總統",直指1962年《貿易擴張法》的制度缺陷。
當特朗普威脅將關稅再提高50%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明確表示"必將奉陪到底"。這種強硬立場與其他國家的妥協態度形成鮮明對比。值得注意的是,格里爾在聽證會上不得不承認中國在關鍵稀土加工領域的主導地位,這種坦誠反而暴露出美國供應鏈的脆弱性。據行業數據顯示,中國控制著全球80%的稀土加工產能和60%的鋰離子電池生產,這些正是新能源革命的核心資源。
貿易戰的連鎖反應正在美國社會各個層面顯現,沃爾瑪等零售商出現恐慌性囤貨,建筑承包商反映建材價格已上漲5%-20%,而最諷刺的是,高舉關稅大棒的美國政府竟向歐洲緊急求購雞蛋。丹麥、法國等國明確回應"除非美國先撤銷禽類產品關稅",否則拒絕援助。哈佛大學前財長薩默斯警告,這場貿易戰可能導致美國200萬人失業,每個家庭損失至少5000美元收入。更深遠的影響體現在產業層面,越南產跑鞋價格預計從155美元飆升至220美元,這將直接沖擊美國中產階級消費能力。
隨著4月9日新關稅正式生效,全球經濟正站在懸崖邊緣。市場需要更持久劇烈的下跌才可能迫使特朗普改弦更張。但更深層的問題在于,美國是否已經陷入戰略焦慮與能力衰退的惡性循環?當中國通過"一帶一路"拓展合作網絡時,美國卻在用關稅武器無差別打擊盟友。這種對比或許預示著全球秩序正在經歷更深層次的權力轉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