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研學不僅是課堂的延伸,更是用腳步丈量世界、用實踐檢驗真理的旅程。在真實的場景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我們才能真正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將自身扎根于廣闊的天地之間。今天北京市古城中學師生齊聚一堂,共同回顧寒假廣西科研之旅,這段歷程,對我們意義非凡。
一次研學,多重收獲,我們在團隊協作中學會溝通,在陌生環境中歷練獨立,在品味西粵文化中浸潤靈魂。每一次觀察、思考和行動,都是對自我邊界的突破,更是對生命厚度的積累。
廣西研學匯報在主持人程城和姜軼凡精彩的開場白中,拉開了序幕。主持人介紹了今天出席會議的領導有林樂光校長、周亞宏副校長、郭菲主任等校領導,還有分院甘育山教研員,初二年級組長李軍老師,高一年級老師和地理組老師們。
活動伊始,全體師生共同觀看了精彩紛呈的廣西研學實踐活動視頻。此次研學活動在大家的歡聲笑語中回顧了行程安排、實踐亮點及階段性成果,以及呈現了同學們在實地考察中的學習場景與收獲。
高一3班三名同學匯報了《自然的溶蝕藝術》主題報告,報告內容關于跨地理和化學的兩大學科,系統分析了喀斯特地貌物質形成,地貌形成以及其研究意義,并通過化學原理與實地拍攝的地貌景觀有機糅合,突出了喀斯特地貌的科學研究價值及其藝術美學價值,來呼吁全社會關注自然遺產保護。
喀斯特地貌好山好水孕育了好故事。高一2班的同學帶來非遺文化劇目《劉三姐》經典片段展演,以山歌對唱等形式再現壯族文化魅力,生動展現了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承與民族團結協作的精神內核。
高一3班第二個小組帶來了紅樹林生態功能的科普分享。報告圍繞紅樹林——海岸線上的生態瑰寶”的主題,分享了他們的研究成果與實踐經驗。研學小組代表結合調研成果,從紅樹林的生態系統、生態作用以及研究意義三方面展開講解,重點剖析了其在凈化水質、固碳減災及維護生物多樣性中的關鍵性作用,積極倡導大家參與濕地保護。
讓我們非常溫暖感動的報告是高一1班同學制作的研學師生與當地回民小學友好交流的“手拉手”視頻。視頻的主題是《跨越時空 溫暖聯誼》。其展現了在回民小學的操場上、教室里,我們的研學大姐姐耐心地指導著小學妹們折千紙鶴,大哥哥悉心指導小學弟們球場帶球、射門…… 看著小朋友開心的模樣,同學們慶幸有機會見到這樣一群可愛善良的學弟學妹們,在他們的青春里留下我們的印記;我們的青春里,他們也同樣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匯報最后,林校長和分院教研員充分肯定了此次研學匯報的成果,強調了“知行合一”的教育意義,并寄語學生將實踐中的觀察與思考轉化為探索自然與人文的持續動力,以此助力綜合素質提升。
跨千載品鑒西粵風華,行萬里歷練古中精神!此次研學匯報活動在師生的熱烈掌聲與歡笑聲中圓滿落幕。高一年級寒假廣西研學,把立德樹人融入到思想道德、文化知識、社會實踐等教育環節,打造豐富多元的“行走的大思政”,讓同學們在親身體驗中,將思政教育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