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時候
在體育圈中
騎行、跑步和羽毛球被稱為“三毒”
一不小心就掏空錢包和時間
騎行為什么被稱為“體育三毒”之首?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看看!
首先騎車會上癮
為什么會上癮?在小編看來,騎車讓人上癮的原因,可以分為兩個層面,一是身體狀況的好轉,一是精神世界的滿足,在這兩個方面的促進之下,最終引起我們生活狀態的改變。
先說身體狀況方面。經常騎車的車友能夠明顯感覺到身體狀況的改變,無論是體重上的變化,還是體能上的變化。經常騎車,能逐漸加強心血管系統,讓你的心肺更有效地工作,更多、更快地獲取氧氣,增加肺活量;還會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二型糖尿病、各種癌癥、高血壓和肥胖的發病率。
再說精神世界的滿足。有句話是這么說的“多巴胺負責上癮,內啡肽負責長久。”
多巴胺是一種與上癮有關的神經傳導物。研究表明多巴胺獎賞通路的本質是獎賞,效用產生于期待獎賞。同時運動可以促使多巴胺的分泌,運動狀態下,尤其是這樣帶有天然刺激性的運動中,人處于應激狀態,腎上腺素釋放神經遞質分泌多巴胺。
內啡肽是腦下垂體分泌的類嗎啡生物化學合成物激素,能與嗎啡受體結合,產生止痛和欣快感,等同天然的鎮痛劑。內啡肽類似于是成就感,內心寧靜。中等強度運動超過30分鐘就會刺激內啡肽的分泌。
在多巴胺和內啡肽的共同作用下,騎行很容易就產生了心理滿足感,促使人們一而再再而三不斷挑戰自我。
所以,騎車成了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次是花錢
最初我們總以為,一輛車,就能搞定一場騎行,隨著對騎車了解的深入,我們會越發認識到裝備的重要性。
有了車得配個頭盔,安全第一 ,買!
平常的衣服穿著不舒服,需要一套騎行服,買!
鎖鞋穿上顯得專業一點還能糾正騎姿,買!
長指/半指手套、騎行襪、鎖鞋、春秋/夏季/冬季騎行服、排汗衫、頭盔、小帽、騎行眼鏡、碼表、水壺、心率帶、踏頻器、還有能量膠、電解質泡騰片……
群里一起在團購頭盔,來來來算我一個!
雙十一打折力度那么大,還不把裝備升級個遍?
聽說閑魚上能撿漏,我去看看。
這輛車好貴,可是我用久一點,平攤下來每天也就幾塊錢啊。
哇,梅花的車架,波加查同款,好喜歡~
這款車架的配色挺適合我的,不錯不錯。
升級個電變吧,聽說手感好一點。
高框的輪組也太好看了吧,好Pro哦!
換了全碳整車和心儀套件,心想也能跟波加查較量,結果一頓操作猛如虎,看看碼表均速還是25km/h,于是開始科學化訓練,做fitting,入手功率計,隨時監控踩踏輸出的力量轉換成瓦數(watt)。
知道自己的FTP,有了目標賽事,便開始規劃訓練課表,通過周期化訓練,讓身體在日常生活、訓練、休息達到一個平衡點,減少運動傷害產生,并在目標賽事時,才能讓身體達到最佳巔峰狀態,進而取得好成績。
要想騎得好,玩得過癮,腰包也是要鼓啊!騎車也很燒錢!
不僅費錢還費時間
騎車占據了你絕大部分業余時間,晨騎、夜騎,周末不是去拉長距離,就是去參加比賽活動。
群里的騎行活動隨叫隨到,有人呼叫騎行恨不得立馬回家騎車就跟上。每周的騎行接龍從來都是第一個,除了工作騎車恨不得就是全部了,有人問那還有時間陪女朋友?在入癮最深的那幾年深刻體會到談什么女朋友影響我騎車。
不是在騎車的路上就是在騎車去健身房的路上,科學訓練提高體能,大把的時間投入也很上頭,最關鍵時間花得越多還越上頭,越騎越上癮。
最后的癥狀就是一騎車就爽快,不騎車就難受。如果一天不騎,就覺得好像缺了什么,哪哪都不對勁,莫名其妙的煩躁……吃飯不香,睡覺不實,心情也沒有很美好。總覺得日子過得渾渾噩噩,一點也不充實,渾身難受,什么都沒做也疲憊不堪,反正就是兩個字:不爽!但是所有這些癥狀,只要出去騎幾圈,立刻解決,心情舒暢,比吃什么藥都好用。
如何解毒
據說
醫學家正在加緊研制新藥
敬請期待
你是騎行“中毒”患者嗎?
有哪些具體表現?
歡迎留言
部分文字來源騎友網,單車志綜合整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