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醫保局組織中醫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解讀活動,國家醫保局醫藥價格和招標采購指導中心(價采中心)相關負責人唐菲、國家醫保局醫藥價格和招標采購司專班項目組負責人張雯在會上介紹了相關工作的開展情況。
已完成5批立項指南編制
唐菲表示,醫療服務價格項目連接的是醫院和患者,立項工作既要對醫院提供的服務能不能收費、收多少費等問題作出明確回應,也要考慮在醫療服務的過程中,價格項目與臨床技術規范的銜接是否順暢,醫療服務收費有無出處、依據等問題。
在與衛生健康行業主管部門的緊密配合下,國家醫保局已順利完成了5批中醫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的編制,涵蓋了全部中醫醫療服務項目,并實現了價格項目與全國醫療服務技術規范項目間映射關系的建立。
唐菲認為,中醫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有三個亮點。
一是立項指南對技術創新的支持。立項指南將過去按部位、按手法、按器具拆分的232項現行中醫類服務,以服務產出為原則,分類整合為61個主項目、27個加收項、11個擴展項,基本覆蓋了中醫涉及的所有診療服務,顆粒度更大,對新技術更加友好。
二是立項指南對優質醫療技術的支持。立項指南從小切口出發,對手法要求較高的針法技術,探索按醫生級別差異定價方式。比如,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可在主項目基礎上加收一定比例費用,使醫療服務收費更加直觀地反映醫生的綜合能力,鼓勵醫生通過提高技術水平,獲得增量型收入。
三是立項指南對成果轉化的支持。價格立項充分鼓勵現代科技與傳統中醫技術理念的結合。比如,鼓勵醫務人員利用越來越多的儀器設備通過產生電熱、冷、磁、振動、光等物理效果替代傳統針具治療疾病。再比如,設立儀器針法的價格項目,旨在解決此類創新成果收費問題,促進成果加速轉化。
中醫類價格調整力度在所有學科中居于首位
張雯介紹,在調價方面,國家醫保局連續5年指導各省區市動態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重點將中醫類優先納入調價范圍。據統計,全國醫療服務價格穩步增長,結構逐步優化,中醫類的價格調整力度在所有學科中居于首位。
在新增價格管理方面,國家醫保局指導各省區市每年審核新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加快審核進度,簡化審核流程,支持治療效果突出的中醫項目盡快實現臨床轉化。
在開展試點改革方面,國家醫保局指導3個試點省份和5個試點城市開展相關改革探索,推動醫療服務價格新機制的構建。目前,5個試點城市已經通過兩輪的調價實踐,在總量調控分類形成等價格機制中,加大力度鼓勵中醫傳承和創新發展。
在立項指南編制方面,國家醫保局已累計印發27批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在統籌謀劃上,優先研究安排中醫類立項指南,旨在通過規范價格項目,促進中醫服務提質增效。
來源:中國衛生雜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