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當前消費電子顯示設備如電視、顯示器等普遍采用分離式接口設計,需分別連接電源線與視頻信號線(如 HDMI/DP 線),這就帶來了線材冗余、成本增加等問題。所以就有專家想到可不可以有一種接口技術可以將數據傳輸跟供電結合到一起,就像 USB4 與雷電接口技術那樣。
近期,由深圳市 8K 超高清視頻產業協作聯盟牽頭,聯合華為、創維、海信、TCL 等 50 余家頭部企業共同研發的 GPMI(通用多媒體接口)正式發布。該標準支持144Gbps的超高帶寬與480W的大功率供電能力,可實現設備間音視頻、數據、控制信號的雙向互通,并支持128節點網狀組網,為智能家居、多屏協同提供底層支撐,重新定義了國產音視頻傳輸標準。
GPMI 定義第三代接口標準
不同于以 VGA 為代表的模擬時代和 HDMI/DP 主導的數字化時代,GPMI 通過 “雙向多流、雙向控制、高功率供電、生態兼容、極速傳輸、快速喚醒和全鏈安全” 七大核心優勢,實現接口標準的跨越式升級。簡單來說,GPMI 支持最高 144Gbps 的帶寬,完全能帶動4K/8K 超高清視頻的無損傳輸,雙向傳輸功能更賦予設備間實時交互能力,如手機與電視可同步共享音視頻信號,為家庭娛樂、遠程辦公等場景提供了無限可能。
在安全層面,GPMI采用ADCP端到端內容保護協議,并通過主鏈路(ML)、輔助鏈路(SL)、供電鏈路(PL)等多鏈路聚合傳輸技術,實現音視頻、數據、控制信號與供電的“四合一”集成。相較于傳統接口,GPMI在設備喚醒效率上提升4倍,組網時延縮短至毫秒級,可有效優化多設備的交互體驗。
GPMI的核心突破在于“雙向多流”和“雙向控制”能力,重構了多媒體設備的交互范式。其雙向多流技術支持視頻流與數據流的對稱/非對稱傳輸,使手機、PC、大屏等設備可實時共享算力,例如將手機游戲無損投射至大屏并調用大屏GPU渲染,消除傳統投屏卡頓問題。
雙向控制協議則允許跨設備互操作,用戶可通過星閃遙控器反向操控手機應用,或實現鍵鼠對大屏的直接控制。
支持480W大功率快充
GPMI 首次將供電功能融入接口設計,最高支持 480W 功率輸出,這意味著什么呢?以市場上的主流高端電競顯示器為例,一臺 27 英寸 4K@240Hz 顯示器的功耗通常在 80W 以內,而一臺 85 英寸 Mini LED 4K@120Hz 電視(如 TCL 85Q9K)的功耗約為 450W。換句話說,僅憑一根 GPMI 線纜,即可滿足這些高性能顯示設備的供電需求,無需額外的電源適配器,徹底擺脫傳統線纜凌亂交織的困擾。
生態融合、兼容性強
GPMI 支持Type-B和Type-C雙接口形態設計,兼容現有生態并支持多種場景。同時于近期獲 USB Promoters 正式批準授權 SVID :0XFF10,這為 GPMI 融入Type-C生態奠定了基礎,也標志著國際標準對GPMI價值特性在創新場景的認可,與主流接口協議生態融合協同,為全球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體驗。
GPMI Type-C接口支持兼容 USB 物理標準,支持最高 96Gbps 帶寬與 240W 供電,可實現 8K@120Hz 無壓縮視頻傳輸與多設備供電一體化;Type-B 接口則采用專用大電流設計,支持 144Gbps 帶寬與 480W 供電,可滿足工業控制、8K 拼接屏等場景的極端需求。
政策與產業協同發展
目前工信部已將GPMI列為高速接口核心技術,廣電總局通過《超高清視聽先鋒行動計劃》推動試點驗證。上海專項支持GPMI芯片研發,深圳對終端產品提供資金補助,形成“標準-芯片-終端”協同創新體系。
在產業鏈層面,電子標準院聯合上海海思等50余家核心伙伴,構建起覆蓋芯片、終端、檢測的全鏈條生態聯盟。而在商業化方面,海爾、創維已同步推出GPMI智能電視,標志著GPMI技術正式邁入產業化應用階段,有力驗證了其在簡化設備連接、重構交互體驗方面的商業價值。
行業意義:中國掌握智能生態話語權
GPMI 的發布不僅是技術突破,更是中國在全球智能互聯領域爭奪話語權的重要里程碑。長期以來,國際標準制定由歐美企業主導,中國企業多處于跟隨地位。GPMI 的誕生打破了這一格局,該接口獨創的雙向交互與能源互聯架構,可為 AIoT(物聯網)等新興領域奠定底層基礎,推動電子產業從“單品競爭” 轉向 “生態協作”。
目前,GPMI 聯盟已吸引華為、海信、TCL等 50 余家企事業單位加入,覆蓋芯片、終端、軟件等全產業鏈。隨著技術落地與產品迭代,GPMI 有望重塑消費者對電子設備的使用習慣,讓 “一根線連接未來” 從愿景變為現實。
充電頭網總結
GPMI的發布不僅是接口技術的升級,更是一場數字生態的重構革命。它用一根線纜串聯起超高清傳輸、智能控制與能源互聯,讓設備之間不再“單獨”運行,而是進化成可以互相聯系的有機整體。
相信隨著GPMI生態的持續擴展,數字生活的邊界將被不斷打破。這場由中國引領的連接技術革命,正在編織一張跨越設備與場景的智能網絡,讓技術回歸服務人性的本質,在自由連接中綻放無限可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