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要想成功一件事情,沒有任何一點小事可以馬虎的。
歐陽修有兩句名言,我經常上課時引用。他說:“禍患常積于忽微”,大禍經常出在小地方,很不注意到的地方。那些毫不相干的小毛病累積起來,就成為大毛病。還有一句,“智勇多困于所溺”,一個人有智慧,有學問,有大勇,可是他有時一點都用不出來,因為你有所溺愛,就會有偏向。甚至情緒上的一點偏向,習慣上的一點偏向,就把你蒙蔽了,你的智慧判斷就錯誤了。這是“禍患常積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的道理,所以“大事必作于細”,也就是這個道理。
“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一個真正的圣人,不吹大牛,不說大話,不狂妄,只是小心謹慎。關于這一點,有人拿歷史上的兩個人物說明一個做人的道理——“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涂”。諸葛亮一輩子的長處,成功要點,就是小心謹慎。呂端是宋朝的一個名臣,大宰相,在歷史上這兩個人物的處事態度,構成一副很好的對子。呂端這個人平常看起來糊里糊涂,馬馬虎虎,但是他不是真馬虎,他是大智若愚,是真精明假糊涂。他處理大事一點都不糊涂,他說:“我小事馬虎,大事不糊涂?!蹦鞘亲源档脑?,真能夠對大事不糊涂的人,小事一樣看得清楚。就像一個人眼睛很亮的時候,一眼看出去,整個的場面統統都看清楚了,小地方也都看到了。
——《老子他說(初續合集)》
作者簡介:
南懷瑾先生(1918—2012)是享譽國內外的文化大師、國學大家,出身于溫州書香門第,自幼飽讀詩書,遍覽經史子集,對國學鉆研精深,體認深刻,于中華傳統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詣,更兼通諸子百家、詩詞曲賦、天文歷法、醫學養生等等,對西方文化亦有深刻體認,在中西文化界均為人敬重。自青年時代立下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志向后,南懷瑾先生講學六十余年不輟。他以“經史合參”的方法,講授儒、釋、道等傳統文化典籍,講解不受教派、門戶的限制,打通各家學說,縱橫古今中外,深入淺出,生動幽默,又每每與現代人的日常生活接軌,讓人受益匪淺,深受海內外各界各層次讀者的喜愛。
南懷瑾文教基金會,是由南師子女、社會賢達、眾多弟子共同發起成立,旨在求真、求實、求信的理念,與社會大眾共同分享南懷瑾先生的智慧。
內容簡介:
南懷瑾先生關于《史記》重要篇目以及司馬遷寫史之深意的講述,透徹而珍貴,對于現代人認知中國歷史乃至傳統文化的精深內涵具有重要參考價值。本書對于南師講述史記進行了系統化梳理,共分為三部分:第一章介紹司馬遷寫史的獨特奇絕之處;第二章對于史記重要篇目的解密闡述;第三章介紹現代人為什么要讀史。本書方便傳統文化愛好者更加深入地領會《史記》背后的深刻見解,更深層地領略讀史的重要意義,且能古為今用,提升智慧洞察力。
點擊“點贊”和“在看”
向更多人分享我們的文章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