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隴融媒(記者 熊德科)近年來,我縣持續推動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建設、加大電子商務市場主體培育力度,通過推進平臺合作、搭建高效電商體系、舉辦電商直播大賽等措施,為農村電商發展強根基、添活力,進一步釋放電商發展潛力,促進富民增收。
在同耕紀電商銷售點,店家正在推介從村民手上收購來的雷竹筍,幫助筍農銷售特色農產品。為了保證消費者能嘗到最新鮮的竹筍,店家每天在農戶收購當天采摘的新鮮竹筍。
店家張小凡:
“我們這個竹筍是日興鎮土寨村的,現在這個竹筍在我們這里剛上市,現在一天的銷量大概是1000斤,能賣個一個月左右。我們發揮自己的優勢,以直播帶貨形式銷售家鄉農產品,從而帶動農戶增收。”
近年來,我縣依托豐富的土特產資源優勢,加快電商直播基地的建設,通過“電商平臺+主播培育”等模式,加大電商人才培育、電商直播培訓,推進電商人才化、規模化、品牌化、集聚化發展,不僅促進了消費,也助力年輕人創業就業和群眾致富增收,推動鄉村振興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縣民電中心電子商務股股長魏江龍:
“我們大力促進工農文旅產品銷售,開展‘直播+旅游’‘直播+銷售’等促銷活動,進一步擴大產品知名度,拓寬群眾增收渠道。”
2024年,我縣積極引進優質電商服務企業32家,發展電商市場主體200余家。認真落實托底性幫扶工作,建成天虎云商儀隴專館,組織蜀韻、煙嵐等17家電商企業入駐開店,線上銷售儀隴農特產品200余萬元。
縣民電中心電子商務股股長魏江龍:
“下一步,我們將整合資源,重點培養鄉村電商主播、精準投流運營等電商人才,壯大電商服務隊伍。搭建助農增收新場景,激活消費市場,助推紅色文旅示范縣建設。”
從“提籃叫賣”到“云端暢銷”,我縣正以電商為筆,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隨著“數商興農”戰略的深入推進,這片紅色熱土上的優質農產品,正通過一根根網線走出大山,成為富民增收的“金鑰匙”。
來源 | 儀隴融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