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是餐桌上最常見的食物,烹飪方式多種多樣,煎炸蒸煮都可以。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口感非常美味。除此之外,在傳統文化當中,被賦予了“年年有余”的美好寓意。在民間,更是有“無魚不成席”的說法。
然而,我們在買魚的時候要注意。有6種魚再便宜也別買,很可能重金屬超標,魚販子說:自己從來都不吃!
1、大型肉食類深海魚
金槍魚、旗魚、鯊魚等大型深海魚類,處于海洋食物鏈的頂端。大型肉食類深海魚的體內“汞”濃度可達普通魚類的5-10倍。
因汞元素具有神經發育毒性,可通過胎盤屏障影響胎兒。因此,強烈建議孕婦、兒童不要食用。
2、野生河魚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野生河魚的味道鮮美,口感嫩滑,營養價值高。
但是,那是以前的事情。現在各種工業排污、農業污染,導致河水里面鉛、鎘、有機氯等污染物滲透進水里。野生魚生活在這種污染水質里面,自然也會受影響。
野生鯽魚等常見河魚,體內檢測出的重金屬含量可能超標3-5倍,并且還存在未知的農藥殘留風險。如果吃了這樣的魚,也是會對身體健康造成負面影響的。
3、體型特別大的養殖魚
現在的養殖魚,喂養的飼料里面都會有一些促進生長的激素藥物。喂養的時間越長,殘留的藥物成分就越高。
除了抗生素、生長激素等藥物殘留之外,喂養4年以上的大養殖魚,會有明顯的重金屬積蓄特征。
4、魚鰓發黑的魚
很多人買魚,都習慣通過魚鰓的顏色來判斷是否新鮮。一般來說,健康的魚鰓應該是鮮紅色或者暗紅色。
如果魚鰓發黑的話,就代表著重金屬含量超標。如果魚鰓黏液異常增厚,往往代表著生活的水質有污染。
5、有異味的魚
當我們去買魚的時候,如果發現魚會散發出異味就要注意了。苯酚類污染物會讓魚肉產生煤油味,硫化物污染會導致魚肉產生蒜臭味。
6、畸形的魚
在各種核廢水、輻射、重金屬污染等影響之下,容易導致魚體彎曲畸形。
有研究表明,外觀畸形的魚,內臟的鉻含量可達正常個體的15倍以上。如果鱗片異常的話,很可能是多環芳烴污染。不管是哪一種情況,畸形的魚千萬不要買,
三、如何挑選放心魚?
1、選擇低汞高DHA的種類
一般來說,肉食魚的重金屬含量比雜食魚和草食魚高,大家要盡量避開。
我們盡量選擇一些低汞、高DHA魚的種類,比如:三文魚、鱸魚、沙丁魚、鳳尾魚、大黃魚、羅非魚。或者是蛤蜊、蟹、牡蠣、扇貝等貝類。
盡量避開鯊魚、劍魚、方頭魚、大耳馬鮫魚、大目金槍魚、馬林魚等大型肉類魚。
2、體型不要太大
同種魚選“八分大”:草魚4-5斤,鯽魚0.5-1斤,武昌魚/鯉魚1.5斤。如果魚的體型過大,那就意味著魚齡很長,重金屬富集時間長。
3、看魚的活力
新鮮的魚才好吃,我們買魚的時候要確保鮮活。盡量選擇游動靈活、反應快的魚。如果不是活魚的話,要選擇眼睛清澈,魚鰓鮮紅。如果魚眼渾濁、下陷、發黑就不要買了。
4、檢查觸感
我們可以按壓一下魚的身體內,如果迅速回彈就代表著新鮮。如果按壓之后會留坑,就代表著不新鮮。
摸一摸體表,黏液透明,鱗片緊貼就代表新鮮。如果魚鱗松散,容易脫落就是不新鮮。
5、看來源
買魚的時候,盡量選擇正規的超市或者農貿市場,選擇水質良好地區的養殖魚。盡量不要購買來源不明的野生魚,容易買到污染區捕撈的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