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土生土長的羅平人,五色花米飯的香甜,早已鐫刻在我的記憶深處。在這個陽光明媚的春日,我再次踏入多依河畔的魯布革布依族苗族鄉臘者村,走進一戶布依人家,那熟悉又親切的場景瞬間將我包圍。庭院里擺滿了剛采摘回來的植物,大人們熟練地處理著,孩子們嬉笑玩鬧,空氣中彌漫著糯米與各種植物交織的清香。
相傳,一戶布依人家的三姐妹為迎接外公來訪,各自準備拿手的糯食。三女兒家的五個小姑娘跑到山上采集植物莖葉,泡出五色水,浸染糯米后蒸熟,做出了色澤艷麗、味道鮮美的五色飯,成功吸引外公先到自家做客,從此,五色花米飯便在布依族流傳開來。
在布依族人心里,五色花米飯不僅是一道美食,更是情感傳遞的載體。他們借這五彩食物,表達對親人的思念、對朋友的祝福和對生活的熱愛。它的每種顏色都寓意美好:黑色象征生命的堅韌頑強,紅色代表歡樂喜慶,黃色寓意真摯純潔,紫色寄托對吉祥幸福的期盼,白色作為米的本色,無須修飾,盡顯純凈高潔。
每年農歷三月三前后,布依族的村村寨寨、家家戶戶就沉浸在制作五色花米飯的忙碌與喜悅中。這次,我站在一旁,仔細觀察主人家的制作過程,看著他們手法嫻熟地處理每一步。
制作這道美食,第一步是調制染色汁。黑色染汁的材料是楓香葉,先將其切碎晾曬至枯萎,放入溫水浸泡,反復揉搓,讓葉內黑色汁液充分溶入水中,再加入適量開水浸泡四至五小時。紫色染汁用紫背天葵草,切碎干炒后用開水浸泡四至五小時。黃色染汁和紅色染汁分別用密蒙花和虎杖,用開水浸泡四至五小時即可。浸泡后,把植物材料放入碓中舂出汁水,與浸泡液攪拌均勻,用紗布袋過濾出清澈湯汁。接著是糯米浸染著色,將上等糯米浸泡兩至三小時后均分為五份,一份留作本色,其余四份分別放入各色染汁中浸泡四至五小時,浸透后取出淘洗瀝水。最后是蒸制花米飯,把五色糯米按顏色放入甑子,鍋中加水,蓋上蓋子加熱蒸熟。
整個臘者村都彌漫著花米飯的香氣,這香氣獨特,是植物清香與糯米甜香的美妙融合。當一盤五色花米飯擺在面前,我再度被它的顏值驚艷:黑、紅、黃、紫、白,五瓣成花,色澤鮮艷如同天邊絢麗的晚霞。輕輕夾起一塊放入口中,軟糯的口感,濃烈的糯香瞬間包裹住味蕾,四種植物的特殊香味層次分明地在口中散開。若是再搭配上蜂蜜,甜蜜的滋味更讓人陶醉,每一口都似吃下了整個春天,幸福感滿滿。
在布依族的村寨里,制作五色花米飯的場景滿是濃濃的煙火氣。三月三前夕,男女老少齊上陣,孩子們歡快地在山林間奔跑,幫大人采摘所需植物;大人們圍坐在一起,熟練地調制染色汁、浸泡糯米。老人們一邊忙碌,一邊給晚輩講述五色花米飯的歷史與傳說。廚房里熱氣騰騰,甑子里飄出的香氣彌漫全屋,一家人歡聲笑語,其樂融融。這般充滿生活氣息的場景,讓我深深感受到布依族人民對生活的熱愛,對傳統文化的堅守。
眼看“三月三”這個布依族的傳統節日又到了,我仿佛已看到那熱鬧非凡的景象。寨子里,家家戶戶精心準備著五色花米飯,將這份飽含深情與祝福的美食擺滿長桌,一場盛大的長街宴即將開場。身著鮮艷民族服飾的布依族同胞們,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他們載歌載舞,用歡快的節奏和美妙的歌聲表達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憧憬。孩子們在人群中穿梭嬉戲,手中緊緊握著香甜的花米飯,笑聲清脆。長街宴上,人們互相敬酒,分享生活點滴,濃濃的情誼在空氣中彌漫,共同慶祝這個意義非凡的節日,讓古老的傳統在歲月里延續、傳承。
羅平五色花米飯,已然成為布依族最具特色的飲食符號。每一粒米飯,都凝聚著民族的歷史與情感;每一口品嘗,都能感受到那份獨特的煙火氣息和溫暖的人情味;每一次親歷,都讓我對家鄉的眷戀愈發深沉,對這承載民族記憶的美食滿懷敬意。
作者:黃永國(作者系曲靖市作協會員)
轉載請注明來源《民族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