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FDA于昨日宣布,已將藥物Faunamor外用液劑列入其“合法上市的未批準小物種新獸藥索引”,允許該藥合法上市用于治療觀賞魚類多子小瓜蟲(l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病。該病又稱白點病,通常發生在觀賞魚類中,包括通常飼養在家庭水族箱和戶外休閑池塘中的觀賞魚類。
Faunamor由位于德國泰爾格特的德河海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制造,是一種抗寄生蟲和抗菌藥物,有20mL和100mL(玻璃)瓶裝,含有三種活性成分:甲稀藍、草酸孔雀石綠和吖啶黃浸沒溶液。這是目前市場上唯一一種治療白點病的合法藥物。
值得一提的是,該藥于2011年已在中國臺灣以‘細菌性克星’名稱取得動物用藥品許可(動物藥入字第06804號),有20mL、100mL和1000mL規格,用于觀賞魚白點病相關細菌性感染。
白點病會影響多種觀賞魚,包括熱帶魚、金魚和錦鯉。通過添加新的魚或從其他飼養受感染魚的單位搬來的設備,很容易將導致這種疾病的寄生蟲帶入池塘、魚缸或家庭水族箱。白點病傳染性極強,可在魚類之間迅速傳播。白點病疫情爆發可在短時間內殺死魚缸、水族箱或池塘中的所有魚類。感染白點病最常見的癥狀是魚的皮膚或鰓上出現類似小水泡的小白點。受感染的魚也可能顯得虛弱或嗜睡,并且不想進食。
到目前為止,其他用于治療白點病的藥物均為未經FDA安全性和有效性審查的未經批準的藥物。
FDA的小物種新獸藥索引收錄了安全性和有效性已通過FDA的替代審查過程得到確認的用于小眾物種(除牛、馬、豬、雞、火雞、狗和貓以外的動物)的藥物。在許多情況下,小眾物種藥物的用途無法通過標準藥物審批程序。它們通常用于過于稀有或種類繁多的物種,而無法用于傳統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該索引對于治療某些動物或動物類別的個體尤其有幫助,這些動物所代表的市場規模過小,無法負擔藥物審批流程所需的成本。
作為FDA動物藥物索引流程的一部分,一個有資格的專家小組評估了Faunamor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確定使用該藥物對觀賞魚類的益處大于其風險。FDA的科學家審查了該專家小組的評估結果,并在同意他們的結論后,將該藥物添加到索引中。
參考來源:‘FDA Announces New Drug for Treating Common Disease in Ornamental Pet Fish’, CVM Updates。FDA;2025年4月8日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