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態度180度急轉,特朗普狠話說得太早了,公開向中國喊話談談
聽說美國關稅加到104%了?這波操作我直呼內行!前兩天刷到白宮發言人的最新表態,說特朗普對中國"非常慷慨",我差點把剛喝的可樂噴屏幕上。
您猜怎么著?這邊嘴上說著要談判,那邊反手就把中國商品的進口關稅直接翻倍,這套路比國產劇里的商戰戲還魔幻。
看看咱們國產手機品牌這十年的發展軌跡就明白了。
當年蘋果橫掃中國市場的時候,誰能想到華為能在高端機市場跟人家掰手腕?現在連白宮官員都得偷偷用華為手機躲監控,這就是中國制造的底氣。
特朗普以為給商品加稅就能逼死中國制造,這思路跟二十年前諾基亞死守鍵盤機有啥區別?
美國財長貝森特說加稅不會影響美國經濟,這話聽著耳熟不?當年柯達膠卷破產前也覺得自己能壟斷市場一百年。
現在美國超市貨架上60%的日用品都貼著Made in China的標簽,真要全換成美國制造,估計沃爾瑪得改行賣空氣。
就說特斯拉吧,要不是上海超級工廠撐著,馬斯克現在還能當世界首富?
有個在義烏做外貿的朋友跟我說,最近美國客戶催單催得比雙十一剁手黨還急。
為啥?因為美國進口商心里門兒清,104%的關稅真要實施,他們倉庫里的中國貨轉眼就能變黃金。
這就像玩斗地主,特朗普以為自己捏著王炸,結果發現中國手里攥著整副牌。
說到中美制造業對比,我想起前陣子參觀的東莞智能工廠。
人家車間里機械臂跳舞似的組裝手機,美國那邊還在為復活五大湖銹帶工業區扯皮。
現在不是上世紀三十年代了,搞制造業不是修幾條鐵路就能成的。
就像打游戲開新號,美國想從零開始練制造業這個號,怕是連新手村都出不去。
最近看《流浪地球2》有個細節特有意思,月球基地里用的還是中國制造的機械設備。
藝術創作往往折射現實,現在好萊塢拍大片都得來中國取景,這不正是產業實力的最佳印證?特朗普團隊怕是沒想明白,關稅大棒砸下去,疼的到底是誰家的腳。
有個數據特有意思:中國每天能生產10億個口罩的時候,美國連呼吸機零件都湊不齊。
這次疫情把全球產業鏈的底褲扒了個干凈,現在說要跟中國脫鉤?這就好比餓著肚子的人說要絕食抗議,誰先扛不住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最近刷短視頻總看見有人說"打鐵還需自身硬",這話放在這兒再合適不過。
咱們的稀土加工技術、新能源產業鏈、5G基建,哪個不是實打實的硬核科技?這就好比打游戲攢了一身神裝,還怕對面平A?倒是美國現在像極了游戲里亂放技能的菜鳥,看著唬人,其實藍條早見底了。
說回關稅這事兒,其實加50%和加100%根本沒區別。
就像你去菜市場砍價,大媽開口要價100塊的菜,你說50,她說80,你咬死50,最后55成交。
現在特朗普把價碼抬到104%,無非是想在談判桌上多占點便宜。
但問題是,現在全世界都盯著看這場戲怎么收場。
這兩天看新聞說中國開始對等反制,心里反而踏實了。
這就跟武俠小說里高手過招似的,你出降龍十八掌,我使乾坤大挪移。
最怕的不是對手出招,而是他憋著壞水不動作。
現在牌都攤在桌上打,反而好應對。
倒是美國那些跨國企業要睡不著覺了,他們在華投資可都是真金白銀。
突然想起個老梗:十年前有人說"中國出口8億件襯衫才能換一架波音飛機",現在咱們C919都上天了。
制造業升級這盤大棋,咱們下了二十年,現在到中盤絞殺階段,豈是加關稅就能打斷的?這就好比圍棋比賽,對手突然說要改規則,但棋盤上的大勢早已分明。
最后說句掏心窩的話:貿易戰沒有贏家,但怕戰必輸。
咱們普通老百姓能做啥?該吃吃該喝喝,手機該換就換,電影該看就看。
去年雙十一全網成交額又破紀錄,這就是最好的信心投票。
倒是美國老百姓該琢磨琢磨,圣誕樹上的彩燈、孩子書包里的文具、廚房用的不粘鍋,要是全換成美國制造,這日子還過不過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