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7日晚,國航緊隨南航,成為發布2024年業績報告的第二家航司。
2024年度,中國國航(601111):
營業收入1666.99億元,同比增長18.14%;
歸股凈虧2.37億元,同比減虧8億元。
2024年是國航與南航激烈角逐的一年。
一、超越南航:國航首成霸主
在中國民航歷史上,國航、東航、南航三大巨頭,從規模來看,無論是哪個指標,南航都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不過,在2023年國航收購了山航集團的部分股權,成為山航的控股股東,實現對山航的并表之后,從整體集團角度來看,國航有了叫板南航的資格。
2024 年,國航共引進飛機36架,包括:
4架A320系列飛機
19架B737系列飛機
3架C919飛機
9架C909飛機
1架公務機
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國產C919入列載旗航。
共退出飛機11架,包括:
3架A330 系列飛機
6架A320系列飛機
1架B737系列飛機
1架公務機
2024年,國航凈增25架飛機,而南航只增加了9架飛機。
最終,2024年底:
南航機隊規模917架
國航機隊規模930架
從機隊規模來看,這是國航自成立以來,首次成為亞洲第一。
當然,現在國航由于普惠發動機的緣故,部分飛機停場,一旦將來全部運營,生產量以及收入規模也有超越南航的機會。
截至2024年末,國航及旗下公司共有飛機930架,平均機齡9.9年。
如果從獨立承運人角度來看,不含旗下子公司,國航機隊共有飛機504架,平均機齡9.6年。
二、角逐南航:業績大相徑庭
其實,國航與南航之間,不僅飛機規模、年報發布時間咬得很緊。
實際上,業績之間角逐也很激烈。
兩大航業績形成鮮明對比。
凈利潤方面:
國航-24.5億元
南航1.54億元
歸母凈利潤方面:
國航-2.37億元
南航-16.96億元
凈利潤是南航占優,歸母凈利潤是國航領先,為何兩者之間有這么大的差異?
正是因為兩大航旗下子公司的業績差異。
南航最賺錢的兩家子公司南航物流、廈航合計凈利49億元,南航對廈門航空、南航物流持股均為55%,也就是說近50個億元利潤當中少數股東要占22億元的利潤。
國航賺錢的兩家子公司深圳航空、山航集團合計凈虧33億元,國航分別持股51%、66%,也就是說33億元虧損當中少數股東要分擔15.5億元的虧損。
所以歸母凈利就出現了較大的差異。
三、利潤之源:超級大紅包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國航是國泰航空二股東,持有國泰航空29.98%的股權。
無論國泰航空盈和虧,國航都要計入29.98%的利潤或虧損。
比如2010年,國航創利潤紀錄的這一年。
國泰航空凈利潤121.1億港元,國航投資收益就高達36億港元。
過去幾年,國航連續成為虧損之王,其中有個重要原因就是國泰的投資回報變成了損失。
比如2020年,凈虧216億港幣,給國航帶來64億港幣損失。
一正一負之間差距可謂巨大。
不過,隨著民航業的復蘇,國泰航空又給國航連續送來大紅包。
2023年,國泰航空凈利81.58億元,送國航紅包24億元。
2024年,國泰航空再創利潤新紀錄88.01億元。
由此,國航再度獲得26.4億元的投資收益。
也許有人說,這不是本事。
但恰恰驗證了國航在戰略層面的高瞻遠矚。
翼哥認為,多年來國航一系列的戰略決策在行業內無疑是最成功、最有效的!
除了和國泰航空的戰略合作之外,翼哥一直認為:
國航強樞紐戰略
國航穩價策略
都是無比正確的決策。
只是這個行業被搞壞了,“內卷式”競爭越演越烈。
在這種氛圍下,國航顯得有點特立獨行。
但不管怎么說,國航都是業界的楷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