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對華加征的關稅已高達104%,試圖以此來迫使中方讓步并收回成命。可中方憑借極強的韌性扛住了這波最高關稅,仍然“站著”和美國反制到底,麻煩如今來到特朗普這邊:在致命的錯誤面前,白宮接下來該怎么出牌?
這個致命的失誤,指的就是特朗普意外促進了中歐的聯合。同樣被加征關稅的歐盟日前主動給中方打來電話,之前一貫被外界視為“親美派“的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親口承諾,歐盟愿意與中方支持一個建立在平等競爭基礎上的貿易體系,并表示希望能盡快舉行中歐峰會。
某種意義上,這算是歷史的重演。特朗普第一個任期內也揮舞關稅大棒針對中歐,歐盟當時給出的反應是朝中方這邊靠攏,代表措施便是強力推進延宕了數年的《中歐全面投資協定》,進一步對中國開放市場。雖然這種勢頭在拜登上任后被遏制住了,但也充分說明歐盟的態度:西方不亮,那自己就轉投東方。
這是歐盟對美國關稅造成的廣泛破壞的直接回應,馮德萊恩宣布的對華重頭戲不能不重視。因為特朗普一旦在經濟上把歐盟推向中國,不光意味著拜登四年的努力付諸流水,還意味著中國這個最大的工業國,將會和歐盟這個最大的消費市場聯合起來,形成一個特朗普無可奈何的貿易體系。
特朗普再怎么加關稅也只能加美國的關稅,加不到中歐貿易頭上;中歐要是把美國推開共建體系,那美國還打算和誰做生意呢?按2024年的數據來看,中國與歐盟加起來約占美國對外出口的30%左右。更遑論經濟上的聯合,會進一步加強中歐在地緣政治上的合作,屆時特朗普要面臨的麻煩事還會更多。
當然,特朗普也已注意到這個趨勢并對歐盟開出了條件,只是這個條件歐盟不太可能答應。按照他的說法,歐盟必須承諾購買價值35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才能獲得美方關稅減免。
實事求是地講,歐盟顯然無法相信特朗普的說辭。首先,這3500億美元的數字就頗為兒戲,特朗普稱美國與歐盟的貿易逆差高達3500億美元,因此才讓歐盟購買這么多的美國能源,而這個數字并沒有足夠多的數據來支撐,算是他的信口開河。要是特朗普再獅子大張口,歐盟是不是還得多掏錢?光是考慮到這個風險,歐盟便很難答應。
其次,去年美國出口的原油、成品油、天然氣加起來,總額才接近3500億美元。就算歐盟想答應這個條件,美國恐怕也供應不過來,這也從側面凸顯出特朗普給歐盟開出的條件有多不靠譜。
總而言之,特朗普之所以能夠決定美國對外國加征的關稅,只是因為他是美國總統,他的權力管不了中歐之間的合作,否則拜登何必花四年時間竭力修補美國與盟友的關系,試圖拉攏盟友一道遏華。要是光靠簽發行政命令加征關稅就能實現這個目標,那上屆美國政府難不成四年都在尸位素餐?
現在局勢發展到這一步,特朗普所能動用的關稅手段已經封頂,再加也沒有多大實際意義了。中國商務部有關負責人已明確表示,中方不愿打貿易戰,但也絕不會坐視中國人民的正當權益被損害和剝奪,如果美方執意進一步升級經貿限制措施,中方有堅定的意志、豐富的手段,必將堅決反制,并奉陪到底。接下來一段時間,美方將見證“豐富的手段”究竟都有哪些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