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有個流行的說法,叫做“日韓領先中國一個版本”。意思是說咱們國家發展出現的現象總能在日韓發展歷史里找到相似的例子。這種說法在女權主義這事上顯得特別明顯。
最近,日本發生了一件怪事。一場馬拉松比賽里,有個女選手突然心臟驟停,情況十分危急。停救護車很快就來了,但車上全是男性醫護人員,無人敢解開她的衣服,貼上急救設備的電極片,最后不得不依靠一名女路人的幫助。
這事兒聽起來挺讓人生氣的,但其實也不能全怪那些男醫護人員。在日本,法律對性騷擾判得特別松,女性不用什么證據就能告男性。去年東京有個法院,就憑女性一面之詞,就判了67%的性騷擾案子。
大阪有個醫院,男護士幫女病人翻個身,結果被告性騷擾,賠了三個月的工資。這樣一來,男醫護人員寧愿被指責救治不及時,也不敢隨便觸碰女性。
由于極端女權主義者刻意制造男女對立,導致男性結婚、生育的意愿暴跌,嚴重影響社會經濟發展。
由于孩子少導致學校倒閉,8萬多女老師沒了工作。這些原來挺體面的女老師,現在一半以上只能去便利店打工,或者干點別的什么不太好的活兒。
東京新宿那邊,有好多風俗店的女員工,以前都是本科畢業的白領。
韓國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有女權組織讓女性晚上拿刀嚇自己爸爸,并拍照留念。結果呢,現在韓國女性找工作比男性難多了,差了22個百分點。
首爾婚介所統計數據顯示:30歲以上的未婚女性里,有68%的人后悔參加過那些激進的女權活動。
為了幫女性找工作,日本政府特意出了個法案,要求企業里男女員工數量相對平衡。
但企業也有辦法應對,他們弄了個“庶務科”,就是干雜活的部門,工資低,事兒也不多,幾乎都是女性。這樣既不會被女權主義者說閑話,又符合政府的要求。
你看,日韓的女權主義者就算拉上政府當靠山,也挽救不了自己在職場和婚姻上的劣勢。這就叫做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那中國的女權呢?現在也在危險的邊緣試探。網絡上一會兒說“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一會兒又說“彩禮自由”,其實就是想讓男性多花錢。可即便花了錢,訂了婚,搞不好仍有人告你強奸!
社交媒體上,“男凝警告”和 “誣陷偷拍”讓男女之間互不信任。再加上楊笠、王慧玲之流刻意制造男女對立,在一旁煽風點火,如今國內的男女關系正大踏步走向尖銳對立。
江西的天價彩禮、職場里對懷孕女性的歧視、地鐵上的“女士優先車廂”……這些事兒和二三十年前的日本特別像。
人們都說,歷史給人的最大教訓就是人類從不汲取教訓。日本女性用了三十年,從“一名正牌男友,多名備胎舔狗”變成了現在“沒人要,沒人關心”。現在的中國,網絡上的性別戰爭也從“討論平權”變成了“營造特權”。
可這個世界總歸是要靠實力說話的。在職場上,男性就是比女性吃苦耐勞,男員工的性價比就是比女員工高,這一點你沒辦法否認。所以日本最終給出了庶務科這個解決方案。
當我們笑話日本男性“躺平”、韓國生育率低的時候,不知道國內的女權主義者有沒有想過:極端女權主義害的不僅是男性,更是女性自己?
對于未來,小編持悲觀態度。從“胖貓跳江”到“冬萍笑夫”,再到“山西訂婚強奸案”,這一樁樁一件件,無不表明咱們正大步走在“小日子”的老路上,中國版“庶務科”的出現只是時間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