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場暴漲,很多人都覺得是GJD救市的原因。
其實還有些個股的暴漲前期就有苗頭了,GJD的下場只是一個恰當的時機!
如果我們能早點發現這樣的苗頭,是不是就可以跑贏市場了?
今天我就來幫大家分析一下怎么看出這些苗頭!
另外,文章結尾我還準備了超實用的炒股小竅門,可千萬別看漏了!
一,史無前例的救市
昨天GJD以雷霆之勢發動了一場規模空前的救市行動。
中央匯金、中國誠通、中國國新迅速響應,果斷下場,大肆買入ETF和個股。
央媽更是迅速表態,必要時會為它們提供充足的再貸款支持
昨晚中國誠通還發布公告,打算立馬貸款1000億用于增持A股上市公司。
與此同時,管理層發動了央企集體增持回購自家股票。
不僅如此,地方國資委也加入了,上海和浙江國資平臺宣布下場買A股股票,后續想必還會有更多地方國資平臺跟進。
此外,多家頭部公募和私募也表態滿倉A股,堅決不賣。
在一天之內,各方力量被迅速集結,全力為A股護盤,這般決心可謂空前,比起 2015年那次救市,力度和決心都有過之而無不及。
二,救市的速度
不過,此次GJD的反應速度同樣令人矚目。
在市場出現波動的關鍵時刻,能夠如此迅速地調動各方資源,展開大規模救市行動,也從側面反映出,此次關稅相關情況并未超出預期。
對比2018年的反應速度,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其實決策層對這回的關稅戰早已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昨日市場暴漲,其中固然有情緒性因素和GJD下場的推動,但仔細分析數據便能發現,有些股票的上漲并非偶然。
實際上,之前機構就已在鎖倉區布局,而昨日恰恰是機構等待已久的時機,看下圖:
這張圖是我常用的量化大數據工具分析出來的,專門用來展示機構交易數據。
圖里那些藍色的柱子,代表著每天機構進入鎖倉區的股票數量。
機構鎖倉可不是不要這股票了,而是在避險,等著下一波大漲的機會。
從圖上能明顯看出,機構鎖倉的數據,每天都在變多。
機構通過鎖倉,穩住手里的股票,不會在市場亂跌的時候被洗出去,還能給后面市場反彈蓄力。
倘若之前因市場波動而匆忙離場,那昨天的暴漲恐怕只能徒留后悔。
很多人因為信息差,往往只能看到表面的走勢,但看不見市場的全局,所以只會被漲跌一葉障目,從而追漲殺跌。
但是機構掌握著股價的定價權,還有著豐富的信息資源和專業的投資能力,所以他們的決定更加靠譜。
所以,現在的市場環境中,我們不能被短期的漲跌表象所迷惑,而是要關注機構資金的交易行為。
要是我們能夠提前看到機構的交易行為數據,不就可以先一步跑贏市場了?看下圖:
之前跟大家說過的那個大數據系統,還能生成「定級分區」數據。
有了這數據,就能搞清楚機構資金在不同階段到底活不活躍。
簡單來講,這個數據的數字越小,就說明機構資金越活躍 。
一般來講,數據在「一級區」和「二級區」,說明機構交易很頻繁;到了「一級區」和「二級區」,那機構基本就不怎么交易了。
這圖顯示股價處在一級區和二級區的時候,十有八九都是漲勢;一旦到了三級區和四級區,基本上就開始跌了。
所以,有了這套數據,哪怕股價暫時跌了,可只要它還在二級區,就別太慌,這意味著機構資金還在里頭,沒有撤出去。
經過大數據模型分析,股價在二級區時,機構交易次數變少,甚至不交易了,其實是在鎖倉。
所以,等股價再回到一級區,大概率會漲。有了這套「定級分區」數據,咱們就能找出那些處于「機構鎖倉」階段的股票。大家看下面這張圖:
這是「中糧科工」的交易行為數據圖。從圖中可以看出這只股票之前跌了老長時間,股價大幅調整。可后來猛地發力,連著3天上漲,股價一下子漲了24.91%。
大跌的時候,好多人被嚇得不輕,匆忙割肉跑了,結果白白錯過后面的大漲,太可惜了。
更糟糕的是,不少人不是一跌就賣,而是實在扛不住了才割肉,剛好賣在最低位。
要是用量化大數據分析,就會發現股價大跌時,其實處在「機構鎖倉區」,后面也開始回到一級區了,所以根本不用慌。
別人嚇得拋售,咱們正好趁機低價買入,這機會多難得。所以在當下,利用大數據判斷哪些股票被機構鎖倉,真的特別關鍵 。
看完上面這圖,大家心里應該有數了。今天就說到這兒!
要是還想知道更多實用炒股小技巧,記得關注我哈。
聲明:
我分享的東西只供參考,要是涉及侵權,馬上解決。
我不推薦具體股票,也沒有會員群,和任何組織都不存在利益關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