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吃三天青團胃脹如鼓?每年谷雨前后腹瀉患者激增50%!門診里捂著肚子喊疼的患者絡繹不絕——有人喝完冷飲就拉水樣便、有人吃了時鮮野菜嘔吐不止、有人長期黏液便查出腸黏膜糜爛......
你以為的"小腸胃炎",可能正在演變成慢性腸??!別亂用抗生素和止瀉藥,當心破壞腸道菌群埋下癌變隱患!
今天,邀請到消化脾胃科林凱玲主任,為大家分享一味藏在廚房的"黏膜修復專家",配時令食材煮粥喝,7天掃凈腸道垃圾!文末附贈谷雨節氣"護腸三寶",錯過再等一年!大家可以先點贊轉發推薦。
這味不起眼的"腸道清道夫"竟是——茯苓!《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稱其"利水滲濕,健脾寧心"。
性平味甘淡,如春雨般潤物無聲。既能利濕濁修復受損腸黏膜,又能健脾胃增強運化功能,像給腸道鋪上天然"防護膜"!
谷雨節氣最傷腸胃三大隱患:倒春寒致寒濕困脾、春雨綿綿滋生濕熱、肝木克土引發腹痛泄瀉。此時人體陽氣外越,脾胃最易被濕邪所困。
而茯苓生于松根,得土氣之精,祛濕力堪稱一絕!搭配谷雨時令食材,??烁黝愇改c炎!
胃腸炎四大證型,茯苓精準狙擊
一、寒濕困脾型
舌苔白膩如積雪,腹痛腸鳴,瀉下清稀。
茯苓配伍炒薏米,猶如給腸道裝"除濕機"。
推薦方:茯苓30克+炒薏米50克+生姜3片
文火慢燉1小時,加少許紅糖,晨起空腹喝。炒薏米增強溫中功效,生姜驅散寒邪。
二、濕熱壅滯型
肛門灼熱似火燎,糞便黃褐味重。
茯苓搭配馬齒莧,打造腸道"滅火器"。
推薦方:茯苓20克+鮮馬齒莧100克+綠豆30克
大火煮沸轉小火20分鐘,加鹽調味。馬齒莧清熱解毒,綠豆利濕消腫,專治野菜中毒。
三、脾虛濕盛型
大便溏薄夾未消化物,食欲不振。
茯苓佐以山藥,啟動脾胃"動力泵"。
推薦方:茯苓粉15克+鮮山藥200克+蓮子10粒
煮粥至粘稠,撒陳皮末3克。山藥健脾固腸,蓮子收斂止瀉,適合慢性腸炎。
四、肝郁乘脾型
腹痛即瀉,瀉后痛減,情緒波動加重。
茯苓配伍玫瑰花,施展"疏肝調腸術"。
推薦方:茯苓10克+玫瑰花5克+炒白術12克
沸水沖泡代茶飲。玫瑰花疏肝解郁,白術健脾燥濕,專治"情緒性腹瀉"。
曾接診32歲李女士,慢性結腸炎反復發作,腸鏡顯示黏膜充血水腫。每逢谷雨便腹痛腹瀉,體重暴跌至80斤。林主任察其舌胖有齒痕,辨證為"脾虛濕盛兼肝氣郁結"。
開出經典組方:土茯苓50克配伍炒扁豆30克、葛根15克,配合艾灸足三里。連服兩周后大便成形,一月后腸鏡復查黏膜修復如新。(注:中醫講究辨證用藥,一人一方,此方僅供參考,切勿自行服用)
特別注意:茯苓需打碎煎煮效果更佳;虛寒腹瀉建議用土茯苓;服用利尿劑者需減量;急性細菌性腸炎需聯合抗生素治療。
谷雨必吃"護腸三寶":茯苓、春筍、蠶豆。推薦「茯苓春鮮粥」:茯苓20克+春筍丁50克+蠶豆30克+粳米100克,慢火熬煮至開花,撒香椿末。春筍通利腸道,蠶豆健脾利濕,連吃7天腸道煥然新生!
谷雨時節,轉發提醒家人:護好腸胃就是守住健康命門!
(注:需在醫師指導下用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