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泰安市創新打造“銀輝首課”思政課堂,充分利用老年大學正課前的5—10分鐘,將時事政治、社會熱點與教學內容有機融合,構建沉浸式、嵌入式、滴灌式思政教育新模式。
聚焦“短、實、新”備好課。以“小切口”承載“大主題”,圍繞老年群體關切,精選“理論金句”“時政熱點”“身邊榜樣”等主題,用通俗語言、鮮活案例解析政策,讓思政課“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從全市選拔政治素質高、理論功底深、實踐經驗豐富的“五老”組建“銀輝講師團”,根據專業特長劃分為理論宣講、黨史教育、傳統文化等多個類別,配套開展備課培訓會、教學觀摩賽,提升授課專業化水平。岱岳區老年大學梳理黨的二十大精神、黨規黨紀等知識點,融合“學習強國”“燈塔—黨建在線”優質資源,結合區域發展實際動態更新課程內容,打造多樣性、地域性的課程矩陣。寧陽縣老年大學創新“課前十分鐘微課+理論宣講課堂+思政云課堂+實踐教學基地”四維模式,構建起線上線下互聯、課內課外互通的立體化思政教育體系。
聚焦“活、趣、暖”上好課。打破傳統說教模式,通過“微視頻+討論”“紅歌聯唱”“講述身邊故事”等新形式增強感染力、傳遞正能量。泰安市老年大學開展“學‘習’ 知行 有為”思政微課堂活動,充分運用教室多媒體設備,通過播放圖文并茂、聲像俱全的教學短片,引導老同志學習黨的創新理論。結合重陽節、建黨節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紅色記憶訪談”“老黨員話初心”等主題活動,以身邊人、身邊事增強情感共鳴。肥城市老年大學開展“開學第一課·思政教育”,組織34個教學班級觀看學習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百歲離休干部汪心田先進事跡片。岱岳區老年大學通過誦唱革命經典、重溫入黨誓詞等形式,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引導老同志始終牢記黨員身份,始終保持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
聚焦“潤、細、深”用好課。組織老同志登臺講故事,暢談發展變化,展示陽光心態,傳遞向上向善的正能量,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泰安市老年大學圍繞“遵紀守法、文明家風、尊老愛幼、道德禮儀、健康安全”5個主題,組織15名老年學員先后在17個班級講故事40余次。岱岳區老年大學將授課人從傳統的專家教授、黨務干部轉向普通黨員和每一名學員,采取輪流上臺、全員參與的方式,開展互動討論,交流初心故事和切身感受。堅持“思政課堂”與“實踐課堂”深度融合,鼓勵學員從“聽眾”變“主角”,從“受教者”轉變為“踐行者”。泰安市老年大學成立“初心志愿團”“本色宣講團”“益農專家團”等志愿服務隊伍,累計開展社區治理、鄉村振興、關心下一代等志愿服務活動1000余次。岱岳區老年大學組建“樂活銀齡 情暖夕陽”志愿服務團、“五老”工作室,組織老年大學學員進小區促治理、進鄉村促振興、進企業促發展、進學校促成長,實現思政教育從“入腦”到“踐行”的深度轉化,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
(大眾新聞記者 曹儒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