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上海刑事辯護律師,我經常接到家屬焦急的詢問:“人關在上海看守所,還沒判刑,我們能去探視嗎?”家屬不懂相關法律流程,對親人的牽掛,我都能理解,我也說過很多次,今天再說下這個事情。關注公眾號:上海刑事律師柳向
首先,明確一點:在刑事案件判決之前,家屬、朋友一般是不能直接探視被關押在看守所的人的。這是法律的規定,目的是為了保證偵查工作的順利進行,防止串供或干擾證據。但別灰心,法律并非不通人情,律師是可以會見的。
那么,這種情況下,家屬能做些什么呢?其實,還是有辦法了解親人的近況和案件進展的。
1.委托律師會見
律師是家屬和被關押人之間的重要橋梁。根據法律規定,律師可以憑相關手續會見在押人員。作為上海刑事律師,我經常去看守所會見當事人,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心理狀態,以及案件的具體情況。會見后,我會及時與家屬溝通,讓他們知道親人的近況,并解答他們的疑問。此外,律師也可以幫助傳遞一些簡單的親情信息,比如孩子的近況、家里的變化等。
2.通過看守所了解生活近況
雖然不能直接探視,但家屬可以通過看守所了解親人的生活情況。比如,可以送一些生活必需品(如衣物、眼鏡等),但需要符合看守所的規定。此外,家屬還可以通過看守所了解在押人員的身體健康狀況。如果親人有特殊疾病或需要藥物,家屬可以申請提供必要的醫療幫助。
3.關注案件進展
刑事案件分為偵查、審查起訴和審判三個階段。家屬可以通過律師或辦案機關了解案件進展。比如,案件是否已經移送檢察院?是否已經提起公訴?這些信息對家屬來說非常重要,也能幫助他們更好地為后續的辯護或救濟做準備。
4.心理支持很重要
被關押在看守所的人,心理壓力往往非常大。家屬的關心和支持對他們來說至關重要。雖然不能直接見面,但家屬可以通過律師傳遞關心與情感。這些小小的舉動,往往能給他們帶來很大的安慰。
5.取保候審的可能性
如果案件情節較輕,或者符合取保候審的條件,律師可以和承辦警官溝通,幫助申請取保候審。如果成功,當事人可以暫時回家,與家人團聚。當然,這需要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來判斷。
面對刑事案件,我深知家屬的焦慮和無助,每次會見當事人時,我都會盡量傳遞家屬的關心和鼓勵;每次與家屬溝通時,我也會盡量用通俗的語言解釋法律程序,讓他們明白案件的進展和可能的結果。希望這篇文章能為你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