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沖市中和鎮圍繞“產城融合新區和生態文化體驗區”的目標定位,堅持“以農活旅、以旅彰文、以文促旅”的融合發展思路,積極挖掘傳統歷史文化、發揮本土資源優勢、打造鄉村旅游環線,發展農文旅“產業圈”,發展新業態,營造新場景,走出一條農文旅融合發展的特色之路,助力鄉村特色旅居產業快速“出圈”。
堅持黨建引領,為農文旅融合發展“聚力”
堅持以黨建引領為主線,積極挖掘整合全鎮農文旅資源,立足“一村一品”,全力打造“新岐·世外桃源露營勝地”“中營·梅花村”等地方特色鮮明的農文旅融合精品示范景區。強化組織作用發揮,樊家營村黨總支探索“巷道長+網格員”治理模式,聚焦矛盾糾紛化解、人居環境提升、產業發展等領域,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實現群眾從“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轉變,助推村莊面貌由綠化到美化。中營村黨總支建立“合作社+農戶”模式,持續鞏固提升青梅產業,深挖“梅文化”內涵,借力公司化運營帶動農戶發展民宿、餐飲、娛樂等旅游服務業,促進農文旅深度融合。新岐村黨總支探索“黨支部+企業+農戶”的發展模式,將生態稟賦與鄉村旅游相結合,打造“世外桃源·露營勝地”,通過發展旅游新業態,推動產業增效。
加強項目建設,為農文旅融合發展“夯基”
堅持以項目為抓手,不斷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旅游接待服務能力,為“農文旅”融合發展奠定基礎。近3年,中和鎮通過爭取銜接資金項目,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等方式,實施了中營、新岐鄉村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新街村桃樹河思家慕傈僳文化園和中營村梅園提升建設等項目,不斷提升鄉村旅游接待能力。堅持把“微改造·精提升”作為主攻方向,建成新岐村史館、新街桃樹河思家慕傈僳文化園,盤活閑置農房改造民宿客棧、藝術工作室、咖啡館等,最大限度挖掘轄區研學文化、農耕體驗、民族文化,發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鄉村旅游,帶動周邊農家樂、民宿、餐飲等新業態聯動發展,為農民提供就業崗位和增收路徑,實現了“資源從農民手中來,效益回農民手中去”。
深入文化挖掘,為農文旅融合發展“賦能”
把文化旅游融入節慶打造、文化融入景區提升、旅游融入產品展示,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讓旅游既有“美色”又有內涵。擦亮“中國梅花第一村”“世外桃源·露營勝地”“桃樹河之夜”等旅游名片,推動發展觀光游、研學游、體驗游、親子游,吸引游客體驗游玩打卡。注重“土特產”挖掘,開發出雕梅酒、梅花蜂蜜、茶油等農特產品,依托本地旅游文化活動做好產品集中展銷,引導游客成為本地農特產品的“品嘗者”“消費者”和“分享者”,帶動農特產品促銷。2024年,中和鎮共接待游客40余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000余萬元。
加快企業引進,為農文旅融合發展“續航”
堅持市場化運作,以“小招商、微招商”為切入口,加大市場主體引進,建立起“黨組織+農戶+市場主體”的運營機制,實現農文旅融合發展。結合資源稟賦,全方位謀劃,多渠道盤活閑置資源資產,打造特色鮮明的旅居產品,不斷豐富旅游業態、提升服務品質,更好滿足游客多樣化需求,全力描繪出“多點開花、以點帶面”的旅游新圖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