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煙田施肥、起壟、覆膜關鍵期,湖北省襄陽市南漳縣萬畝煙田在春雨的浸潤下慢慢蘇醒,田間地頭處處生機萌動。
近年來,南漳縣煙草專賣局深入貫徹綠色發展理念,聚焦“生態、優質、安全、高效”煙葉發展目標,通過推廣配方施肥、有機肥替代部分化肥、綠肥掩青、輪作換茬等適用技術,實現煙田“減肥”、煙葉提質、煙農增收的多贏局面,為煙區綠色發展和產業振興提供了可借鑒的實踐樣本。
煙田“體檢”摸家底
“現在指導煙農施肥,我們用數據說話!”南漳縣局生產辦主任趙玉綱手持《2025年度全縣植煙土壤肥力評價報告》介紹說。“經過檢測,全縣煙田速效鉀、堿解氮含量基本與去年持平,土壤pH略有上升。我們按照煙葉對養分的需求規律,以及最新的田塊檢測結果,制定科學的施肥方案。”
技術人員對土樣進行粉碎、初篩處理
受長期施肥不均、過量施肥等因素影響,南漳煙區部分農田存在pH值上升、有機質流失等問題。為跟蹤監測植煙土壤肥力變化情況,近年來,南漳縣局持續開展煙田土壤分析化驗,組織技術人員到各煙村選取有代表性的煙田采集土樣,經集中處理后統一送測“體檢”,重點分析pH值、有機質、氮磷鉀含量,形成個性化“土壤健康檔案”,進而制定科學、合理、定量的施肥配方,為煙農降本增效、科學施肥提供依據。
一田一策有“配方”
“鄭師傅給我開具了施肥通知單,按照每個田塊的肥力等級確定了底肥、追肥用量。今年開荒田較多,專用肥總量要比去年少用200公斤,這一來又可以少花400多元。”位于長坪鎮陡山村的姚安軍對科學施肥贊不絕口。“以前施肥全憑經驗,現在有了施肥通知單,肥料用量少了,產量和質量卻更有保證!”
煙農按照配方混合肥料
針對傳統施肥方式存在的肥料浪費、土壤板結等問題,南漳縣局以培育“中棵煙”為重點,堅持“控氮、減磷,穩鉀,有機肥與無機肥相結合,補充鎂肥”的原則,組織煙葉技術員練好“三字經”指導煙農精準施肥:“聽”煙農經驗,了解往年煙葉的長勢長相及收益情況,普及測土化驗結果;“看”土壤狀況,深入田間地頭查看土壤肥層及疏松度來定田塊肥力等級,繪制煙田坐落圖;“定”施肥用量,計算出各種肥料的畝用量,開具一田一策的施肥通知單,實現氮、磷、鉀及微量元素的精準配比。
五年來,全縣煙草專用肥用量畝平調減6公斤,煙農畝平收益穩步提升,真正實現了“減肥不減產、降本又增效”。
用養結合地生“金”
“以前是買不起化肥,現在咋又提倡用農家肥?”面對煙農的疑問,煙葉技術員鄭如華在“田間課堂”上打了個生動比喻:“化肥好比西藥,見效快;農家肥、有機肥像中藥,能養田,中西醫結合才能治本……”
煙區深翻冬耕
南漳縣局在煙區大力倡導用養結合理念,制定“農家肥還田、有機肥增效、餅肥提質”的施肥方案,出臺專項補貼政策——煙田深翻每畝補貼200元、有機肥每噸補貼400元、餅肥每噸補貼750元,并全額補貼綠肥種子,充分調動煙農積極性,引導煙農向綠色生產要質量、要效益。目前,全縣畝平施用有機肥80斤、餅肥80斤,配合蚜繭蜂生物防治、萬壽菊、向日葵隔離帶等綠色防控技術,不僅減少了化肥和農藥使用,降低了種植成本,還顯著提升了煙葉香氣品質。數據顯示,全縣有機質含量“高”的煙田占比達66.67%,土壤健康水平持續向好。
用數據說話、一田一配方、用養結合……近年來,在南漳煙草部門的努力下,有效緩解了長期單一種植導致的土壤板結和肥力下降問題,實現了“減肥”增效。如今,“藏肥于土、用養結合”的生態理念已在煙區深入人心,煙農們既收獲了“金山銀山”,也守護了“綠水青山”。(文/圖 全春喜、孫書斌、趙玉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