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注意看,刀距、刀紋深淺一定要均勻一致。”早上7點半,延慶區職業學院的實訓廚房亮起燈光。吳玉忠手持廚刀在草魚身上輕巧起落,入水后,魚肉瞬間綻開,似朵朵菊花。28年來,這位全國模范教師用三尺“灶臺”,托起了數千名學生的職業夢想,也用一道道帶著鄉土氣息的創新菜肴,為延慶的鄉村振興添了一把“火”。
1996年,吳玉忠從母校延慶職業高中畢業后,選擇回校任教。從青澀的職高生到如今的職教名師,他始終記得老師當年的教誨:“做人求真,學藝求精。”這句話不僅刻在了吳玉忠的心里,更刻進了他的教學日常。為了讓學生熱愛烹飪行業,樹立目標和職業理想。他調動一切力量,通過介紹專業發展、邀請企業資深專家走進校園,分享行業前沿動態與實戰經驗,請來優秀畢業生回校暢談成長歷程,讓學生對未來充滿信心。他總說:“每個人都有無限可能,憑借熱愛與努力,烹飪行業就是你們發光發熱、實現人生價值的舞臺。”
油鍋騰起的煙火中,學生們正在進行滑炒技法訓練。他們個個全神貫注,倒油、下食材、翻炒、顛鍋,一招一式精準流暢,站姿筆挺,盡顯專業。實操結束后,學生們將操作臺的臺面、邊沿、溝槽清理得一塵不染。
廚師是一個勤行,懂規矩、能吃苦是這個行業的必備素質。為此,吳玉忠從行為規范、操作規范等方面嚴格要求學生,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榜樣。每次專業課,吳玉忠都會提前半小時到操作間,規范著裝,檢查工具原料,調試設施設備,以最規范、最專業、最飽滿的狀態開始一天的教學。
“做菜和人生一樣,火候到了,味道才能正,孩子們把本事練扎實,到哪兒都是硬招牌。”吳玉忠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北京市中職學校技能比賽及各類行業比賽,取得百余項獎勵。其中,5名學生代表北京市參加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技能大賽,分獲一、二、三等獎。吳玉忠先后與北京大董烤鴨店、全聚德集團等企業深入開展訂單培養,為學生發展搭建平臺。目前,大董烤鴨店有100余名管理人員來自該校,3人成為駐店總經理,12人任北京大董分店的行政總廚。
然而,吳玉忠的舞臺遠不止于課堂。他牢記職業教育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職能,帶領專業教師積極投身鄉村振興。以“培訓一人,致富一家,帶動一村”為目標,為延慶15個鄉鎮、40余個民俗村的農民開展技術培訓,累計培訓萬余人次,有效促進農民再就業,學員們有的走進了餐廳酒樓,有的開起了鄉村民宿。
在柳溝“豆腐宴”的起步與發展過程中,吳玉忠和老師們從吊湯、熏肉等方面進行了多次培訓指導。他帶領團隊幫助本區多個鄉鎮打造了特色餐飲品牌,促進了延慶區“一鎮一桌菜”特色餐飲格局的構建。其中,舊縣鎮“玉米宴”、阜高營“狀元宴”、康莊“食葉草生態宴”入選2024年延慶區“一鎮一桌菜”必吃榜,成為延慶農家特色餐飲新名片,助推了區域鄉村旅游產業蓬勃發展。
自2019年起,吳玉忠帶領教師為延慶區40多所中小學提供了2萬余人次的勞動教育和職業體驗,他開發的“延慶火勺制作”讓數千名中小學生認識了延慶非遺火勺的飲食文化,體驗了火勺的制作。
夕陽透過操作間的玻璃,將這位烹飪教師的身影拉得很長。一刻也不肯停歇的他,如今又投身到千家店鎮下灣村的特色餐飲品牌研發中。吳玉忠用對烹飪教育的滿腔熱忱,為學生們打開職業夢想的大門,在鄉村美食發展之路上留下堅實的腳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