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裝權謀劇《慶余年》的群像圖譜中,肖戰飾演的言冰云無疑是最具爭議性的角色之一。這個承載著家國使命與人性掙扎的暗探形象,既被觀眾稱為“全劇最冷面孔”,也被粉絲視作“隱忍美學”的極致體現。肖戰以青澀卻精準的表演,在冰封的外表下埋藏了足以灼燒觀眾內心的暗火。
角色設定:清冷面具下的矛盾張力
言冰云是南慶潛伏北齊的諜報首領,兼具世家公子的矜貴與暗探的冷酷。肖戰甫一出場,便以蒼白的膚色、緊抿的唇線與低垂的眼簾,將角色飽受酷刑后的破碎感具象化。當范閑救他出牢籠時,他眼神中的警惕多過感激——這正是原著中“心計不輸范閑”的絕佳注腳。肖戰通過微顫的指尖與刻意壓低的聲線,展現了一個被迫割舍情感、卻仍被責任灼傷的復雜人格。
表演爭議:木訥表象與情緒暗流的博弈
批評者認為,肖戰的表演過于平面化,“整日木呆高冷,臉部變化少”。例如與范閑對峙時,他常以面無表情應對臺詞,被指“像背臺詞的機器”。但支持者則解讀此為角色設定所需:作為剛經歷酷刑的臥底,其情緒本就該處于壓抑狀態。劇中他與沈婉兒的訣別戲堪稱高光——面對愛慕者的送藥,他冷硬說出“我從未對你動情”,卻在對方離去后凝望藥瓶,眼中泛起克制的淚光。這種“冰山下的熔巖”式演繹,恰印證了導演對角色“外冷內熾”的定位。
文化隱喻:流量時代下的演技試煉場
言冰云一角折射出影視圈對流量演員的矛盾態度。肖戰參演時剛轉型演員一年,青澀的臺詞功底與老戲骨對比明顯,但其外形與原著“清絕俊秀”的高度契合又無可替代。這場表演實驗暴露出行業困境:當市場選擇與藝術標準沖突時,觀眾究竟在批判演技本身,還是在抵抗流量對傳統影視生態的沖擊?正如劇中言冰云不得不在家國大義與個人情感間抉擇,肖戰也背負著偶像光環與演員身份的雙重枷鎖。
結語:未完的成長敘事
《慶余年》第一季中,肖戰以有限的戲份完成了角色的人格奠基。盡管細節處理尚顯生硬,但他在關鍵場景展現的爆發力(如拒絕以肖恩換命時的嘶吼)已初現演技潛力。隨著第三季官宣其回歸,這個角色或將迎來更立體的塑造空間。當言冰云最終揮劍刺向范閑時,肖戰眼中交織的決絕與痛楚,恰似其表演生涯的隱喻——在冰與火的撕扯中,完成一場向實力派的蛻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