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湘財證券研究所所長曹旭特接受上證報采訪時表示,雖然美國近期大幅提升關稅,但今天的中國經濟已具備更強的抗壓能力和更豐富的應對手段,有足夠的政策空間和多元化市場布局,能夠有效對沖風險,保障經濟的韌性和為資本市場提供良好發展環境。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美國宣布“對等關稅”政策后,全球資本市場出現劇烈震蕩。國內資本市場方面,中央匯金等各方資金入市,A股出現明顯企穩。
4月9日,湘財證券研究所所長曹旭特接受上證報采訪時表示,雖然美國近期大幅提升關稅,但今天的中國經濟已具備更強的抗壓能力和更豐富的應對手段,有足夠的政策空間和多元化市場布局,能夠有效對沖風險,保障經濟的韌性和為資本市場提供良好發展環境。
曹旭特分析,一是中國有全產業鏈優勢,已建立起全球最完整的工業體系,是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全部41個工業大類的國家,在全球產業鏈中占據重要地位。
二是中國已布局多元化貿易網絡,對美出口占比持續下降,從2018年的19.2%降至2024年的14.7%;與東盟、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往來日益緊密,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占比超50%,對東盟出口占比提升至 16.4%,顯著降低對美國單一市場的依賴,分散了貿易風險。
三是內需市場是中國經濟增長的穩定器。14億人口所構筑的超大市場規模,是中國經濟前行的堅強后盾和應對外部沖擊的底氣所在。國家通過一系列政策舉措積極推動就業、優化收入分配格局,消費升級趨勢持續深化,國內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持續提高,鼓勵消費措施出臺,能夠在外部關稅提高導致出口受阻時,利用國內消費市場吸收原本用于出口的產品,穩定企業生產經營,保障就業和經濟穩定增長。
四是中國擁有充足的政策空間應對各種風險挑戰。貨幣政策方面,存款準備金率、政策利率等工具都處于合理水平,為降息降準留出足夠空間;財政政策方面,我國政府部門債務率仍明顯低于發達經濟體,且政府債務中的外債占比和中央政府債務占比很低;產業政策方面,可針對受關稅影響較大的產業,出臺產業扶持政策,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產品附加值,增強產品競爭力。
“中國經濟具有強大的自我修復能力和轉型升級韌性,外部壓力往往倒逼出更強的內生動力,為資本市場帶來新的投資機遇,資本市場的重要功能是引導資金精準對接實體經濟的需求,助力新興產業破土和傳統產業升級,推動經濟結構的優化,資本市場是我國整體經濟前行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堅定看好資本市場的未來發展。”曹旭特說。
來源:上海證券報(記者 孫越)
湘財證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