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暖陽輕吻湯遜湖畔,2025年4月2日,一場以“千年傳承,活力非遺”為主題的非遺游園會在武漢紡織大學外經貿學院圖書館與藝術樓間圓滿收官。活動巧妙融合非遺體驗與文化傳承兩大板塊,以古韻今風激活傳統文化基因,以沉浸互動厚植文化自信根基,生動詮釋了新時代高校立德樹人的創新實踐。
互動游戲區:
非遺技藝里的思政課堂
在春意盎然的游園會現場,一場集六項非遺游戲為一體的沉浸式文化課堂正在上演。趣味投壺區的箭矢劃出歷史弧線;套圈場地各類文化擺件講述工匠精神;踢毽子間文化民俗躍然眼前......在特別設置的“擊鼓傳畫”環節,讓中國傳統山水畫在00后筆觸中續寫新章;五子棋對弈區,楚河漢界躍動著古今智慧的碰撞。
這場非遺游園會讓傳統文化不再是博物館里的展品,為青年學子與傳統文化的“雙向奔赴”搭建了堅實的舞臺。活動通過互動裝置的融合與設計元素的游戲化,真正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火”在當下,“傳”向未來。
非遺文化區:
傳統文化的時代表達
詩詞飛花令擂臺前,00后學子用網絡熱詞接續千年雅韻;猜燈謎環節,謎面掛在燈籠上,謎底藏在文字里,讓學生感悟古人的才情與智慧;書法體驗區,熱火朝天的現場臨摹為更多學生揭秘傳統書法的神秘魅力......
形式豐富的非遺體驗活動讓傳統文化有了更多青春的呈現方式,未來學校將繼續多措并舉,讓青年在文化傳承發展中勇擔重任,守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與魂。
舞臺表演區:
在匠心傳承中培根鑄魂
舞臺區化作非遺活態展館,學生用豐富多彩的特色舞蹈演繹醒獅神韻;絲竹管弦織就千年韻律,那些沉睡在典籍中的宮商角徵羽,讓千年非遺在民樂演奏中綻放出青春的光華;云手輕推,踏步生蓮,青年學子以足尖為筆鋒,喚醒敦煌壁畫間沉睡的飛天,勾勒出流動的文明圖騰......
這場豐富多彩的春日非遺盛會,恰是武漢紡織大學外經貿學院“三全育人”體系的生動縮影。未來,學校將繼續堅持培厚文化育人精神土壤,通過一系列非遺文化傳承項目,構建起全方位育人格局,讓思政教育真正鮮活起來。
來源:武漢紡織大學外經貿學院
圖片:程哲嘯 王凱琳 李洋 李夏至
排版:宋達文
指導老師:吳婷
審核:余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