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熱議:
江蘇常州市天寧區一家名為“粥阿姨”的小吃店被網友爆出經營加工胎盤并制成膠囊銷售,并且已經將違法業務正大光明掛在門頭上展示經營業務!涉事商家稱,胎盤加工后制成膠囊,若顧客不提供胎盤,收費800元,若顧客自帶胎盤,則每瓶膠囊收費300元,并表示“使用的胎盤均來源于產婦”。合著這是把小吃店變成 “人體器官加工廠” 了?咱就是說,這波操作比《狂飆》里的高啟強賣魚還野啊!
從 “月嫂阿姨” 到 “胎盤販子”,副業玩得有點大!?
要說這 “粥阿姨” 也是個 “斜杠商家”,主業賣早餐、小吃,如今還兼職當起 “胎盤中間商”。大大方方曬加工流程:胎盤焯水、高溫烘干、西洋參打粉、膠囊封裝,一條龍服務比奶茶店做奶蓋還熟練。最絕的是,店鋪門口掛著 “胎盤加工” 的牌子,感情這是“演都不演了”!
更讓人細思極恐的是,商家聲稱胎盤 “均來自產婦”,但衛健委一查:壓根不是從醫院正規渠道來的!你猜怎么著?全靠個人渠道 “掃貨”—— 可能是蹲在醫院產科門口 “撿漏”,也可能從月嫂、護工手里 “收廢品”。想想看,這些胎盤有沒有傳染病?有沒有被污染?加工環境是廚房還是 “黑作坊”?咱就是說,敢買這種 “人肉膠囊” 的人,心也太大了吧?
法律和健康雙重 “雷區”,商家踩了個遍!
先給各位劃重點:胎盤可不是普通食材!按照國家規定,胎盤屬于產婦 “私人財產”,產婦說不要了,醫院才能按醫療廢物處理,而且絕對禁止買賣!你以為自己是 “中間商賺差價”?錯了,這波操作直接踩了《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食品安全法》《傳染病防治法》三條紅線,輕則罰款吊銷執照,重則涉嫌刑事犯罪。就好比有人把醫院的輸液管撿回家當吸管,你說離譜不離譜?
再說健康風險:胎盤這玩意兒,自帶 “病原體盲盒” 屬性!乙肝、梅毒、艾滋病毒可能藏在里面,普通的烘干、研磨根本殺不死病毒。就算產婦健康,胎盤在分娩過程中也可能被產道細菌污染,做成膠囊相當于 “細菌大禮包”。2015 年《中國藥典》就把胎盤制品 “紫河車” 踢出局了,結果這些商家還在玩 “復古偏方”,比迷信 “吃核桃補腦” 還離譜 —— 人家核桃至少無毒啊!
監管 “打地鼠” 何時休? “灰色產業鏈” 該治治了!
其實這事兒不是個例。這些年,胎盤黑市一直暗流涌動:有人在醫院垃圾桶翻找胎盤,有人從醫廢處理廠 “截胡”,還有人把胎盤當 “滋補品” 掛到網上賣。這次 “粥阿姨” 的操作,說白了就是 “月嫂業務副業變主業”,利用醫院周邊的 “滋補品需求” 搞擦邊球。
最讓人想不通的是,這么明顯的違規操作,為啥能在醫院旁邊悄悄搞起來?市場監管部門查的時候,店鋪正在 “裝修”,但微信接單不停 —— 線下關門,線上營業,玩的是 “游擊戰”。這也暴露了一個問題:對于醫院周邊的 “月嫂”“產后修復” 等服務,監管可能存在盲區,給了不法商家 “鉆空子” 的機會。就像網友吐槽的:“醫院門口賣早餐的阿姨,可能比你想象中‘業務能力’強多了。”
當 “滋補迷信” 撞上 “利益熏心”,誰在為瘋狂買單?
這次事件最諷刺的地方在于:商家把胎盤包裝成 “高級補品”,利用部分人對 “偏方” 的迷信,干著違法又缺德的生意。更讓人后怕的是,小吃店后廚可能前一秒在煮面條,下一秒就在處理胎盤 —— 這哪是 “暗黑料理”,分明是 “生化危機” 現場!
好在常州相關部門已經快速查封店鋪,但我們更該思考:如何堵住監管漏洞?如何破除 “紫河車大補” 的愚昧認知?畢竟,胎盤不是 “唐僧肉”,違法加工更不是 “創業副業”。希望這次事件能給所有人提個醒:別讓 “滋補焦慮” 沖昏頭腦,更別讓 “利益熏心” 突破法律和倫理的底線。下次去醫院旁的小吃店,先看看菜單上有沒有 “神秘膠囊”,咱寧可喝白粥,也別吃 “人肉盲盒” 啊!
素材來源:網絡
聲明:新聞素材見來源,文章經綜合整理編匯。內容來源于第三方媒體或網絡平臺,本賬號不對其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及合法性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本文章不構成對原文觀點的認同,讀者請自行核實信息并理性判斷。如涉及侵權,請權利人后臺聯系本賬號 ,我們將依法采取刪除等必要措施,但不承擔因內容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